对孔子思想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不雅观点看待,今天的中国是中国历史的发展,应坚持这样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孔子、儒学和传统文化的研究,对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提出这样的要求。对其基本不雅观点要深入研究阐释,按照国情、形势变化的需要,界定、借鉴和扬弃。如“孝”的不雅观念,孝是应该的,现在如何孝,如何表现?在现在社会“忠孝节义”、“仁义礼智”怎么表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必然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我们不能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要坚持古为今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传统文化最精华的东西。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从这绵延2000多年之久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既对立又统一,既彼此竞争又彼此借鉴,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二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三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目的。
       
       

第一章 君子进取之道
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象)
译文:天道运行刚强劲健,君子因此要努[力不竭地奋发图强。
解读:这句话既是中华民族远古祖先对客体世界的认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正是因为有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得以几千年绵延不停。

原文: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卦》象)
译文: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像大地那样增厚美德,以本身的最大努力,容载万物。
解读:大地的品格,就是以宽厚的盛德承载万物。君子也应该秉承大地的胸怀,厚德载物。

原文: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卦》象)
译文:君子见善美之德,就应倾心向往,有了过错便马上改正。
解读:君子要着眼于修身之道增进本身的善行,同时及时地改正本身的过错。

原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周易·升卦》象)
译文:君子遵循美德修行之道,积小善而逐渐成就崇高而宏大的事业。
解读:君子要进德修业,既不能停滞不前,也不能急于求成,要点滴积累,循序渐进,不成一日懈怠。

原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泰也。(《孟子·告子下》)
译文:在忧愁患害中足以使人保留,在安闲快乐中却反会使人灭亡。
解读:忧患中能坚定人的意志,而安泰往往让人失去奋斗的勇气。这是历来仁人志士用来激励本身的经典名言。

原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厚禄高官不能摆荡我的心,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力相逼不能挫折我的气节。
解读:有了仁,有了礼,有了义,得志时与百姓一起沿着义的大道向前走,不得志时,便独自沿着义的路走下去。富贵、贫贱、威武都不能改变。

原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心胸安静、坦然、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悲不雅观。
解读:君子性格应是坦白率真、开朗坦然,行为光明正大、无机诈、不做作、无隐瞒,风度是泰然自得,做事心里坦然而没有顾虑,真诚待人。而小人心态常处于忧愁担心,面孔忧虑,忧郁烦闷,为琐事担心,整天唉声叹气,遇事多伤感。

原文:临大节而不成夺也。(《论语·泰伯》)
译文:君子在面临做人大节考验的紧急关头时,不成摆荡屈服。
解读:大节,属于个人的社会道德品质范畴,一般是指在国家的存亡安危,以及一些大事的紧急关头时,一个人所表示出的节操,特别是指国家临难不苟的节操。

原文:君子素其位而行,不肯乎其外。(《礼记·中庸》)
译文:君子在现在的位置上,做他所应该做的事,不羡慕本身本位以外的东西。
解读:君子每时每地都要安心于本身的本职工作,应心无旁骛。

原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乡土。
解读:这里的“怀”作怀念、怀抱、怀藏解。由于君子怀藏的是道德,所以能以道德引导别人。由于小人怀念的是乡土,所以关心的只是单纯的穿衣吃饭,缺乏精神和文化上的追求。

原文: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先要求本身具有高尚品德后再要求他人做到,本身先不做坏事,然后才能要求他人不做坏事。
解读:君子应首先严格要求本身,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

原文:君子戒慎乎其所不赌,恐惧乎其所不闻。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译文: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君子在独处时要谨慎警惕。
解读:君子无论在何种时候,无论别人看见与否,无论别人听到与否,都要谨慎做人,带着敬畏之心做事。人前人后言行一致。

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礼记·大学》)
译文:所谓意念真诚,就是说不要本身欺骗本身。
解读:每个人的想法诚与不诚,别人都看得一清二楚,装模作样没什么益处。心里怎么想的,会显露在外表。

原文: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译文:财富能使房屋华丽,德行能使人品德高尚,心胸宽广能使体态安适。因此,君子必然要使本身的意念真诚。
解读:君子品行高尚,心中无愧,坦荡处世,身体舒泰,这就是德润身。内心善良的外表,就表现为泰然处之。

原文:人不成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译文:一个人不成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
解读:羞耻之心,人皆有之。能够为本身的羞耻感到可耻的人,是能够改正过错的人,是改过自新之人。

原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译文:困顿时搞好自身的品德修养,得志时便使天下百姓遍及地各得其所。
解读:君子在困顿时不丢掉义,自我修养、自得其乐;得志时不偏离道,施恩泽于百姓,使百姓不感到失望。

原文: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有三种神态变化:远远看去他严肃庄重,接近时就觉得他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而又严厉不苟。
解读:君子既有温文尔雅的一面,也有庄重严厉的一面。这种态度的不同表示,是因事、因时、因地不同而表示出来的。

原文:士不成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译文:读书人不成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实现抱负的路途遥远。
解读:孔子最早提出“任重道远”这一经典名言。这里士即君子。作为君子,就要有刚健的性格和远大的抱负。这种抱负和抱负决定了他承担的社会责任重大,实现这种抱负和抱负的道路是很长的,因此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原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不担心别人不了解本身,只怕本身不了解别人。
解读:一个人在社会上还未做出成绩之前,还没有成名之时,不为人们了解是很正常的现象。君子不该担心别人不了解本身,应该担心的是本身是否了解别人,是否具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本事、品行和能够引起别人重视的才能。

原文: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译文:当别人不了解本身时,本身也不生气,不也是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吗?
解读:一个人要有坦荡的风度,当别人还不了解本身的才能和品行之时,当做出成绩还没被人承认之时,当本身被别人误解之时,本身也不生气,没有怨恨情绪,这才是君子的气度。

原文: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非这样做不成的,也没有必然不成以这样做的,只要按照道义的要求去做就可以啦。
解读:很多事情的处理,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固定的方式方法,怎样解决是属于无可无不成的,衡量的标准就在于是否符合道义的要求。

原文: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关心法度,小人怀念恩惠。
解读:这里怀为怀藏、怀念之意。君子怀藏的是法律,所以他主张治理国家要用法度。小人怀念的是恩惠,所以斤斤计较于小恩小惠。

原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解读:孔子是第一个破除原有的物化标准下衡量君子和小人的人。他第一个提出以道德标准区分君子和小人。之前衡量君子小人的标准为是否有社会地位,如是否贵族出身,是否做官,是否乘车马等。孔子提出的标准是“怀德和怀土”“怀刑和怀惠”“喻义还是喻利”等精神层面和道德层面的标准。

原文: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译文:有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会有和他志同道合的人。
解读:坚守道德道义的人,到处都会有,向往道德道义的人也会到处存在,志同道合的人也是到处都存在,坚守道德的人时刻都会有知音,不会孤单寂寞。

原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专心于基础性的工作,根本树立了,仁道也就由此而产生。
解读:君子所从事的一切都应安身于礼义道德这一根本。

原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解读:儒家提倡“安贫乐道”,孟子后来发展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重视的是坚守气节,而把富贵看得很轻。当然儒家也不排除从正道而来的富贵。

原文: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在做事和学习时,发奋用功,连吃饭也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愁都忘了。
解读:这里提倡的是一种精神,做事要专心致志、发奋用功。忧愁的事对每个人的一生来说,都是不成避免的,我们要以乐不雅观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它。

原文: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
译文: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奢侈富足,这就很难做到有恒心,也难于保持必然操守。
解读:穷困却要表示豪华,内心困顿而外表却装作坦然等,这些都是虚伪矫饰的做法。这是一种内心缺乏自信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无法保持长久,也永远培养不出善良的本性和坚定的意志。

原文: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论语·子罕》)
译文:不凭空臆测,不把事情看得绝对化,不固执己见,不惟我独是。
解读:这里提到的四个“勿”,都属于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是孔子拒绝和否定的东西。四字表达的都是从言到行的理论倡导,没有明确界定的概念。如“勿我”,就是说“不要唯我独是”,即不搞唯我主义。但生活中,该有我的地方和时候依旧要有我的存在。何时有我、何地有我,此处没具体说。我们应从积极方面理解,不要僵化地理解这四个字。

原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译文:有君子住的地方,没什么闭塞偏僻可言的了。
解读:“九夷”即“淮夷”,商周时期散居于淮、泗之间,北与齐、鲁接壤,与中原比拟,属偏僻狭小之地,文化相对落后。孔子想搬到东方的九夷部族去住,有的人对他说“那地方偏僻闭塞,是一个文化落后的地方,不适宜你去住。”孔子认为,对于有追求、有抱负、有信念的人来说,物质和环境的好坏是次要的,到哪里都能坚守本身的信念。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在川流不息的河边上感叹地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竭地流去。”
解读:虽然是感叹岁月的无情流逝,但本色上是孔子勉励人们不要枉费和虚度年华。

原文: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论语·子罕》)
译文:对于严肃而合乎原则的话,能不听吗?可贵的是,听了以后,能够改正本身的不足。
解读:对正言规劝,要照着去改正错误;对恭维赞扬,要探究一下对方的真实意图。孔子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对于我们正确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是有所启发的。

原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译文:到了大寒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解读:赞美松柏的语句,在孔子以前便有。但是,松柏能和名言连在一起,并赋予丰厚优美的正能量,包含着很深的哲理,是孔子的功劳。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既考验一个人的品格,也能极大的鼓舞人们的坚强信念。

原文: 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
译文: 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解读:人有远虑,就没有近忧。由于君子心胸坦荡、宽阔、远大,因此他就没有什么可忧愁、可怕的了。

原文:巽(xùn)与之言,能无说乎?绎(yì)之为贵。(《论语·子罕》)
译文: 恭顺赞许的话,听了能不高兴吗?可贵的是,能够进一步探究这种恭维的真实意思。
解读:恭维赞扬的话,好听顺耳,是人人都喜欢的。但重要的在于说恭维话的人的目的是什么?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对恭维话要保持清醒头脑。

原文: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译文:君子严肃谨慎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有礼节,那么,天下四海之内就都是兄弟啦。
解读:“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一名言,在孔子看来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君子要做到谨慎无过失,恭敬有礼节。

原文: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论语·颜渊》)
译文:君子坚守以忠实诚信为主,使本身的思想合乎道义,这就是可以提高本身的品德修养。
解读:忠实、诚信、讲道义是君子修养的重要内容。

原文: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
译文:喜爱他的时候就希望他长寿,厌恶他的时候就巴不得他马上去死;既要他长寿,又要他短命,这就是迷惑。
解读:君子不主张对人的绝对化态度。对一个人有好印象,就把人看得绝对好,对一个人印象不好,就把人看成绝对的坏,并在感情上有所取舍。这种人的思想方法和认识论都有失偏颇。

原文: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子罕》)
译文:只是高兴而不去推究其真意,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那我对他就没办法啦。
解读:君子反对满足于表象的了解,主张对问题深入研究。更反对那种表面上听从,而实际上仍然我行我素的阳奉阴违做法。

原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
解读:“成人之美”是一副好心肠的话语,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很多人。这种好心肠是超经济超地位的,是不计回报不计利益的。但不能无原则地一味隐恶扬善。不成全坏事是对的,但更重要的是不能隐瞒坏事。

原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译文:君子能取长补短,协调各种不同意见,以达到和谐,但绝不是苟且求同,也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是苟且求同,却不肯表示本身的不同意见。
解读:不同事物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如烹饪是五味相和,音乐是五音相谐。同样的东西凑在一起叫做同,如一碗水加在一桶水里。同则没有五味的不同,也没有五音的不同。和与同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和就是使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意见达到和谐、协调。力求和谐与和谐的破坏,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状态,对事物的发展都是重要的。我们要力求和谐、团结、不变,达到“和而不同”,而不是盲从附和。

原文: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译文:君子宽厚安详舒泰而不骄傲,小人骄傲凌人而不宽厚安详。
解读:宽厚和骄傲,也是衡量君子小人行为的外在标准。

原文: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追求的是向上通达,小人追求的是向下通达。
解读:此处“上达”“下达”的具体内容,可解释为上达于仁义、下达于财利;上达于道德、下达于器,即农工商各行各业;上达于长进向上,下达于沉沦向下。无论何种含义,君子与小人是根本不同的。

原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解读:“以直报怨”与“不念旧恶”有相似之处。不以旧怨而改变本身的公平,也就是坚持了正直,即以直抱怨。在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社会里和人们之间,这是达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好办法。但是,在存在激烈利害冲突的社会里,离开现实利益去片面强调不念旧恶、以直报怨,结果拔苗助长。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译文:本身不肯意要的,不要加给别人。
解读:这是子贡向孔子提问问题的答复。子贡问孔子“能有一个字竟可以终身实行的吗?”孔子回答说“大概就是恕字了”,并且解释了“恕”的意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可解释为将心比心。这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而言,你不要的东西,就不要加给别人了。这句话是孔子经典中的经典名言,古今中外影响很大。

原文: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把义当作最为崇尚的。
解读:义在儒家地位崇高,它是德的重要方面,也是实践德的正义行为。

原文: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有勇而无义就要作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就会盗窃。
解读:君子有勇与小人有勇、君子勇而无义与小人勇而无义,是有区别的。

原文:恶称人之恶者。(《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
解读:君子不轻易谈论别人的过错,这是由他的修养决定的。

原文:恶居下而讪上者。(《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上级的人。
解读:君子反对以下犯上。

原文:恶勇而无礼者。(《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厌恶勇敢而无礼的人。
解读:勇敢而无礼的人并不是仁人,也不是君子。这种勇是小人之勇。

原文:恶果敢而窒者。(《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厌恶果敢而顽固不通、执拗到底的人。
解读:虽然果敢,但不通事理,是君子历来所反对的。君子提倡灵活和有权变的人。

原文:恶缴而以为知者。(《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厌恶偷袭别人成绩而又自以为聪明的人。
解读:君子反对作弊和耍小聪明的人。

原文:恶不孙以为勇者。(《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厌恶毫不谦虚却自以为勇敢的人。
解读:不谦虚和勇敢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不谦虚误认为是勇敢。

原文:恶讦以为直者。(《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厌恶把揭发和攻击别人的短处自以为直率的人。
解读:揭发和攻击别人的短处是修养差的表示。不能把攻击别人误认为是勇敢。

原文: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译文:君子不降低本身的志向和气节,不辱没本身的身份和良心。
解读:这句话是孔子赞扬商代遗民伯夷和叔齐的,称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保持着本身的高风亮节。这反映了君子对个人独立人格的重视。

原文:言中伦,行中虑,其斯罢了矣。(《论语·微子》)
译文:君子说话合乎伦理,行为经过思虑,那也不外如此罢了。
解读:儒家对君子行为的要求,既要审慎地思考后做出决定,行为又要符合伦理。这样便能做到行为廉洁,便可以达到孔子所讲的“无可无不成”的境界。

原文: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
译文:别人的所谓贤德,比如是丘陵,还是可以超越过去的;孔子比如是日月,是不成以超越的。虽然有人想要横绝超越太阳和月亮,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说明他不自量罢了。
解读:这是孔子的弟子子贡对孔子的赞扬。他真实地反映了孔子思想的伟大和深邃。

原文: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成不慎也。(《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白他是明智的人,一句话也可以表白他是无知的人,说话不成以不慎重。
解读:君子说话应该谨慎,因为他是众人的表率,言行对别人都具有导向作用。

原文: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
译文:教百姓立身于礼节,百姓就能立;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你行动;安抚百姓,百姓就来归附;动员百姓,百姓就会同心协力。
解读:君子讲的立,就是知礼而立。安身立命必需安身于礼节礼仪的要求。

原文:其生也荣,其死也哀。(《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活着,百姓都亲近和尊敬他,死了以后,百姓都为他哀痛。
解读:这也就是所谓君子“生的光荣”,死后仍活在人们心中,流芳百世。

原文: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译文:不懂得礼节礼仪,就无法立身处世;不善于分析别人言论的是非善恶,就无法了解人。
解读:君子把礼的地位和作用看得很高,对一个人的了解是通过言和行知道的。君子反对不知礼和不知言。

原文:君子可逝也,不成陷也;可欺也,不成罔也。(《论语·雍也》)
译文:君子可以前去救援别人,却不成陷害他;可以欺负他,但不成以愚弄他。
解读:君子的见义勇为行为,不该该受到诬陷,更不该该受到欺负和欺骗。


第二章 君子育人之道
原文:君子以振民育德。(《周易·蛊卦》象)
译文:君子能以德教振奋百姓,培育美德。
解读:君子要努力培育人们的美德,鼓舞振奋人心,重新焕发活力。

原文: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周易·乾卦》文言)
译文:君子要在品行上进步、事业上取得成功,应抓住时机,顺势而动。这样就没什么过错了。
解读:修行先要修德,做事不脱离大众,抓紧机遇,就不会有危害。

原文: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周易·坎卦》象)
译文:君子长久保持美德,从事教化育人的事业。
解读:君子应于平常不竭修行积德练习本事,以教育报答本身的事业。

原文:君子以伴侣讲习。(《周易·兑卦》象)
译文:君子汇集伴侣,一起来互相讨论学习。
解读:伴侣之间彼此影响,互相切磋就充满了喜悦。

原文: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礼记·中庸》)
译文: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天赋的本性。
解读:强调一个人品行的修养至关重要,它是发掘天赋的必要条件。

原文:教者必以正。(《孟子·离娄上》)
译文:执教的人,必然要用正理正道去教育人。
解读:受教者是一张白纸,执教人手持墨笔,是画下最新最美的图画,还是涂鸦了事。主动权在执教人。执教人是教育人的,应以正能量教育人。

原文: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乾卦》文言)
译文:君子通过学习积累知识,通过质疑问难来辨明问题,以宽厚待人与人相处,以仁爱仁德之心实践行动。
解读:这里强调的是勤学勤问、知识日积月累,宽厚仁义待人。行动胜于言语。

原文: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上》)
译文: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那样化育万物的,有帮手培养成优良品德的,有发展特有才干使之成材的,有解答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的,有以自身品行影响不能登门受业的人自学成才的。
解读:教育的方式有多种,但目标是一致的。耐心、循循善诱,品行培养,个性教育,质疑问难,激励社会学子成才。

原文: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所有的高尚品德,必然要忠诚踏实才可以获得,骄纵放肆便会失去。
解读:只有具备忠诚踏实的态度,才会使本身的品德高尚起来,盛气凌人、骄纵放肆只能失去高尚品德。

原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安心罢了矣。(《孟子·告子上》)
译文:做学问的要领没有别的,只不外将已丧失的良心找回来罢了。
解读:人有了良心,就志气清明、义理清晰,便会学得好;人的良心一旦丧失,就会昏昧懒散,虽然在学,最终仍是无所收获。

原文: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礼记·中庸》)
译文:用宽容温柔的态度去教化人,对无理的行为不施报复。君子就属于这一类。
解读:孔子这里解释的是南方人“强大”的含义,认为南方人的“强大”含义就是君子的“强大”的含义 。但君子是不分南北的。这是君子式的“强大”内涵。

原文: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
译文: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追究事理。
解读:追究事物的终极所有的道理,自然就获得了知识。

原文: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礼记·中庸》)
译文:有不曾学过的知识,学习了还不能通晓,就不放弃;有不曾问过的疑问,问了还不明白,就不放弃;有不曾思考过的问题,思考了还不得其解,就不放弃;有不曾辨别的问题,辨别了还不明晰,就不放弃;有不曾实行过的善道,实行了还不踏实,就不放弃。
解读:做任何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必然做到底,做到成功。

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译文: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解读:此段话中,没有说明知之、好之、乐之所指的具体内容,一般来说指的是儒家经典、仁义道德之类的内容。现代教学论中也有“好学不如乐学”之说,只有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学习起来有乐趣,才能学得好。

原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中庸》)
译文:别人一次能做到的,我用百倍的功夫;别人十次能做到的,我用千倍的功夫。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使愚笨也会变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解读:勤能补拙对一个人而言,聪明和愚笨没有鸿沟不同,在于是否努力用功。

原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成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译文:智力和智商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智力智商在中等以下的人,不成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解读:此处“中人以上”、“中人以下”没提到所指是什么。这段话的核心和重要意义在于,孔子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教育,即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对人类教育的重大理论贡献。

原文: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译文:遇事要考虑多次,然后才行动。
解读:此处的“三思”,不必然确指三次,应指的是多次,即反复思考。

原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礼记·中庸》)
译文:由真诚达到明晓事理,这叫做本性。由明晓事理达到真诚,这叫做教化。真诚就会明晓事理,明晓事理就会真诚。
解读:真诚是品行,明晓事理为知识和能力,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原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译文:学习和讨论问题,就像加工象牙、角、骨、玉石那样切呀、磋呀、琢呀、磨呀。
解读:此话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孔子把它应用于学习过程中,形象地比方为互相探讨研究,这是一个创造。切磋、琢磨二词,因此成为后世学者之间探讨学问的代名词。

原文: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知识,并以礼节礼仪来约束本身,下属也就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解读:这里很清楚地表白,孔子教育思想的目的就是要用礼乐文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原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译文:应该默默地在心里记住所学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厌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解读:孔子在此提出了对待教育与学习两个方面的应有态度。为学者应学而不厌;为教者应诲人不倦。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渗透着一个思想,即无论是教者,或者是学者,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都兼有学习和教育别人的责任和义务。

原文: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应不厌烦地去做,不疲倦地去教人。
解读:这里提出的是教与做的关系。无论是做还是教,都应该勤奋勤敏、不厌倦。

原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述而》)
译文:对于能够达到自理的儿童,我从没有不给他以教诲的。
解读:这句话传统的解释是,束脩为薄礼,只要本身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我,我从没有不给他以教诲的。“束脩”又可以理解成束发,年龄大致在十五岁,孔子本身曾说十五立志于学,这个年龄的孩子生活能自理了,就可以进学堂接受教育了。无论何种解释都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孔子的诲人不倦精神,二是孔子超时代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

原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译文: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必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
解读:这里是一个比方,君子要实现本身的抱负、成就本身的事业,必需先培养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掌握治世的知识和能力。

原文: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论语·述而》)
译文:不到他努力想弄清楚而又弄不清楚之时,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特别想说而又表达不出来之时,不要去启发他。
解读:这里孔子提出了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一个崭新教育思想,即启发式教学,这就是发展到今天仍在运用的启发式教学理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经过思考努力想弄通而又弄不通之时,学生努力想表达而又说不出来之时,在这两种心理接受的关键时刻,教师不失时机给以启发开导。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已成为现今教育教学思想的重要理论之一。

原文: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的道义道理,哪些先传授,哪些后教诲,就和草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
解读:这里提出了两个思想,一个是根本的重要知识和一些生活中的常识都是知识,都要学习;二是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是要分类进行教学的。这是孔子最早提出的分类教学理论。

原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译文:学生学到了某一知识,但不能够举一反三之时,就不要再教他新知识了。
解读:“举一反三”是孔子最早提出的教育教学经典名言。这里孔子提出了教育心理学中另一个重要思想,即教育发散思维理论。其核心是经教师的传授和训练,学生能对老师所讲举一反三,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

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闲,对工作勤快敏捷,说话却很谨慎,又能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纠正本身的过错,这就可以成为好学的了。
解读:这里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孔子对君子物质生活态度方面的要求,与孔子的安贫乐道,把富贵看作是浮云一样,君子应该致力于精神和文化上的追求;二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又成为后世养生保养的经典方式之一,即吃饭“七分饱”等。孔子在此提出好学的三条标准,即不苛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做事勤快而说话谨慎,求得有道德的人的帮手。

原文:我非不学而能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知识和道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并且能够勤奋地去不竭追求的人。
解读:孔子在这里明确否认本身是不学而能者。由此可以证明,孔子在别的篇章里所说的“不学而能”,不是指的天生就明白事理,而是指的高智商,高智商是先天就存在的。有了高智商的前提条件,再加上后天的爱好和勤学,才可以成才。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文:几个人同行,其中就必然会有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善良的品德和优秀的长处而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和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正本身的不足之处。
解读:“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说明同行之人,无论他是善人或者是不善之人,都可以为我的老师,这里边包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一个人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同时存在着长处和短处,同时存在着善与不善。他的善、优点、长处就是我们应学习的,而他的不善、短处、缺点,也从背面给我们提供借鉴。

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历史文献知识,品行修养,忠信诚朴,以信任交伴侣。
解读:知识学习和品行的修养、道德的培养相结合,德育、智育同时并举。

原文: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论语·泰伯》)
译文:君子本身有学问和才能,却能够向没有学问和才能的人请教;本身知识多却向知识较少的人学习;有学问,但看起来却好像没学问;知识很充实,但却好像很空虚;受到别人的冒犯也不去计较。
解读:这是曾子对孔子“不耻下问”思想的进一步表述。从中可知,不耻下问的对象,不仅仅是指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并且还包含着向知识少于本身的人请教,向才能不如本身的人请教,这是一个博大的胸怀。它的前提条件是“有若无,实若虚”,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

原文:学犹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译文:君子学习总是像老赶不上别人一样,还担心学到的东西会丢失。
解读:这句话生动地表示出了孔子学而不厌的精神和求知的迫切表情。

原文: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
译文:我小时候也贫贱,因此学会很多卑贱的技艺,真正的君子会有这样多吗?不会多的。
解读:这里说明了两个道理,一是实践出真知,孔子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干各种杂活,学习了很多技能和技艺;二是地位卑贱往往是人生取得大成就的宝贵财富。当樊迟向孔子说想学种菜种庄稼,孔子并未说本身不会,只是说本身不如老农、老圃。孔子能成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大学问家,与他少年时的卑贱经历密不成分。孔子认为君子多能就是这样得来的。

原文:语之而不惰。(《论语·子罕》)
译文:听课时认真、聚精会神、毫不懈怠。
解读:孔子认为,上课认真听讲,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知识最为关键的一步。

原文: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季氏》)
译文:时间一天天过去啦,年岁是不等人的。
解读:一寸光阴一寸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要虚度年华。

原文:叩其两端而竭。(《论语·子罕》)
译文:应该通过对事物正反两个方面的亲身探索、了解,而求得问题的解决。
解读:“叩其两端而竭”中的叩,是叩问、了解、盘问的意思。两端指事物的前后、始终、本末、上下、表里、粗细等表示,即事物的正反两个极端。通过对事物正反两个极端的了解,来把握事物的本质,求得问题的解决。这是一种积极的思想方法。它表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原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不能自休。(《论语·子罕》)
译文:(对孔子的学问) 我昂首仰望,越看越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成穷尽;看着它似乎在前面,忽而又觉得在它后面。老师善于一步步地有挨次地诱导我们学习,用文献知识来充实我们,用礼仪礼节来约束我们的言行,使我们想停止学习都不成能。
解读:“循循善诱”是孔子最早提出和实践的教育经典名言。这段话赞美了孔子的学问、道德高深不成穷尽,感叹孔子教学方法的完美,也是颜渊对治学和修养的感受。

原文: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
译文: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开花的情形是有的,吐穗开花而不凝浆结粒的也是有的。
解读:把学生比方为幼苗,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教学就好像培育幼苗一样。本句以优美形象的语言,激励人们要立志成才。

原文: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论语·泰伯》)
译文:像面临着深渊,像行走在薄冰之上,从此以后,我知道怎样可以免于刑戮了。
解读:这是曾子通过引用《诗经·小雅·小旻》中的诗句,表白君子处世应该抱着认真、谨慎的态度,“君子怀刑”,心中有法律不雅观念,知道怎样做才能顺应社会。

原文: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译文:年轻人值得敬畏,怎么知道未来的人就不如我们现代人呢。
解读:“后生可畏”是孔子的经典名言。孔子相信年轻人能够超过前辈。他曾说过一个人如果到了四十、五十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什么可敬畏的了。说明他对青年和青年时期教育的重视。

原文: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译文:孔子认为,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人,是平民百姓;先当了官再学习礼乐的人,是本来就有爵位的传统意义上的君子。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就选用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人。
解读:究竟是先学习礼乐后做官,还是先做官后学习礼乐,哪一种情况更好些,孔子在先做和先学两种态度中,主张先学。学了以后,优秀的就做官,即“学而优则仕”。因为当时的卿大夫子弟都是先世袭了父辈和兄长的爵位、官位后,再学点礼乐,成了“君子”。这就往往出现学得不好的现象。因此,孔子宁可拔取平民百姓先来学习礼乐,然后再做官。孔子在此提出了着眼于礼乐文明的培养人和选官的制度。

原文:善人之道,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论语·先进》)
译文:善人的行为,是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译文:爱一个人,能不叫他勤劳吗?忠诚于他,能不教诲他吗?但学问修养也不能到家,不能达到精深。
解读:这是孔子回答子张问善人之道的问题提出的。君子应该有独创精神,走本身的路。但是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吸取别人的已有成果,来充实本身,也是一个人成长中必不成少的。

原文: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译文:爱一个人,能不叫他勤劳吗?忠诚于他,能不教诲他吗?
解读:这句话,孔子不仅仅是对学生而言,也应看做是对所有的平民而言。君子爱人,不是溺爱,而是有导向的爱。真正的爱,是有利于学生和子弟身心健康,使之都能得到健康发展的爱。

原文: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译文:人人都可以享有教育,而不分人是什么类别。
解读:春秋之前,教育只限于贵族阶层,即“学在官府”。春秋时教育文化下移,突破了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享受教育的特权。孔子的学生既有出身社会下层贫贱子弟,也有大夫阶层,也有父兄表示不好、犯上作乱的,孔子对他们都给以平等的教育。孔子倡导的私学和有教无类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秩序,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创造,同时对中国士阶层的形成都有直接的影响。

原文:辞达罢了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可以了。
解读: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写作原则,即辞以达意。孔子并不是不要文采,也不是不要语言的艺术性。在文采和达意两个方面中,它们都应该是为了表达主题思想办事的。但文采不能超过或掩盖了达意,更不要巧言装饰。孔子本身就多次主张“不学诗无以言”、“文质彬彬”,他的很多话就带有很高的艺术性。

原文: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gǔ)。(《论语·季氏》)
译文:陪着君子说话容易犯三种过失:还没问到你的时侯就说,这叫暴躁;已经问到你了还不说,这叫隐瞒;不先看君子的脸色便贸然开口,这叫瞎了眼。
解读:这里告诫人们,特别是学生应该避免暴躁、隐瞒、盲目。

原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不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有三件事值得警惕和戒除:年轻的时候,血气不决,要戒除的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的时候,血气方刚,要戒除的是好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了,要戒除的是贪得无厌。
解读:这是孔子关于人生成长教育的著名三段论。孔子按照人在少年、壮年、老年三个不同年龄段上的不同特点,别离提出君子修养的重点,说明了孔子对于道德修养已有较为具体的研究。同时,这段话也是孔子对人生保养和养生的深刻体会。

原文:不学而能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译文:孔子认为,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学习以后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遇到了困难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了。
解读:这是孔子为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与主动性而进行的划分,并非专就智商而言。在孔子看来,学习的勤奋与悟性同等重要,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

原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译文: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习俗相差就远了。
解读:这里孔子对人的本性的说法是比力合理的。后世出现孟子的性善论,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荀子的性恶论主张人的本性是恶的;董仲舒性三品(善恶中)说等,都是对孔子言论的不同理解。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习俗与实践密不成分。

原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学了道就能爱人,小人学了道就容易听指挥。
解读:这段话说明了教育教化对人的作用,也说明了教育教化在孔子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君子小人都学道,但获得的成果,有层次上的不同。

原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译文: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消,这真是难办得很呀。
解读:这段话说明孔子极力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整天吃饱了饭不干事,也不消头脑想问题,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孔子既提出了勤思考的问题,其实也提出了一个养生学的问题。

原文: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译文: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
解读:“道听途说”一语,是孔子所反对的、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孔子把“道听途说”的坏处提高到背弃道德的层面,可见他对“道听途说”的厌恶。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译文:学了以后又按必然的时间温习和实践,不是很愉快吗?
解读:这里一方面强调的是“习”,它包含对已学知识的复习、练习、演习和实习。另一方面强调的是乐学,好学不如乐学。有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持久。

原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译文:能从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中,又有了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解读:能够举一反三,能在复习中发现新问题,能提出新的见解和体会,这是老师应该具备的条件。

原文: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译文: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有某种特定的用途)。
解读:各种器具都有特定和专门的用途,这种特定器具的使用都有必然的技能技艺。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了什么手艺,当了什么工种,就成为某行业的有用之人。但君子不是。君子不该像器具那样,只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君子应该博学多才,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专门知识或技能。

原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文:只学习而不加以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效;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因疑惑而走入歧途。
解读:孔子在此提出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指出光学习不思考的不良后果,也指出了只思考而不学习的弊病。他主张在学习中应该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文:勤敏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
解读:“不耻下问”,是孔子的经典至理名言。他指出了一个人对待学习的基本态度就是要不耻下问。没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就不是真正的好学,也不成能在学习上不竭进步。

原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呀。
解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孔子最早提出的、流传两千多年脍炙人口的至理经典名言。什么是知,什么是不知,这既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又是一个深刻而发人深思的问题。孔子对此进行了精辟的解释,反映了孔子对知识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它历来就是所有好学之人的座右铭。

原文: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译文:广泛地多听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不雅观察,全记在心里。
解读:孔子反对在还不懂时就去进行制作,他主张对本身所不知道的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这就是他曾说的“学而知之”。

原文: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
译文:不怨恨天,不责怪别人,不才位的时候要学而不厌,在上位的时候要求得闻达。
解读:“怨天尤人”是孔子所反对的一句经典名言。一个人的发展,不能单纯强调客不雅观,主不雅观努力是最重要的。

原文: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认为,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思索,结果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
解读:孔子在思与学二者中,强调了学的重要性,当反复思索无结果之时,说明学得不透彻,就应该马上再学习。这句话是对“思而不学则殆”的发挥。

原文: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谋求道德学问,不谋求个人生计。
解读:社会分工不同,君子是通过学习道德学问,以便将来办理社会。道德学问精通了,不消担心穿衣吃饭问题。由于他谋求学道,一心不能二用,所以就不能同时又去谋求穿衣吃饭。另一层意思是,君子对吃饭穿衣不太讲究,不消刻意追求。

原文: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担心的是道德学问,不担心贫穷。
解读:这句与上句意思有点相近。一是君子关注的主要问题是道德学问,无暇关注生活环境的好与坏。二是君子学好了道德学问,贫穷问题自然可以得到解决,无须过于担心。

原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
译文:爱好仁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受人愚弄。
解读:好仁是好事,但只是好仁而不爱好学习,这种好仁也可转化为弊病。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论语·阳货》)
译文: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好高骛远而没有基础。
解读:爱好智慧是好事,但只是爱好智慧而不爱学习,这种好智也可转化为弊病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论语·阳货》)
译文:重视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会被受到伤害。
解读:重视诚信是好事,但只是重视诚信而不爱好学习,诚信也会转化为弊病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论语·阳货》)
译文:重视直率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往往而扳缠不清。
解读:重视直率是好事,但只是重视直率而不爱好学习,直率也可转化为弊病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论语·阳货》)
译文: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可能会犯上作乱。
解读:爱好勇敢是好事,但只是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勇敢也可转化为弊病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译文:爱好刚强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傲慢自大。
解读:爱好刚强是好事,但只是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刚强也可转化为弊病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虽小道,必有可不雅观者焉,致远恐泥(nì)。(《论语·子张》)
译文:虽然是小技艺,也必然有可取的地方,但要用它来达到远大目标就行不通了。
解读:百工是指各种手艺工匠;肆是指市场和手工作坊。社会分工不同,手工业者完成在工场他们的手艺工作,而君子的学习是为了掌握道义知识。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本质表现。

原文: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译文:每天能知道一些本来不知道的,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可以说,这就是好学的了。
解读:一方面强调要不竭学习,另一方面强调“学而时习之”,两者结合,就是名副其实的好学的了。

原文: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
译文:各种工匠在作坊里完成本身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掌握获得道的理论和成果。
解读:这句话通过百工和君子的比对,说明人在社会上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人格上凹凸贵贱之分。百工和君子,一个在作坊里工作完成本身的手工作业,一个在学校里完成学业,各自从事本身的社会分工,都是一样值得尊敬的。这句话可以有力地澄清孔子不放在眼里劳动人民的说法。

原文: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论语·子张》)
译文:(对以前的道理) 贤能的人能认识那些重大的道理,不贤能的人也能认识一些小道理。
解读:以前的道,指周文王、周武王之道。本色是指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治国方案,这些是孔子学说直接的和主要的来源。而在一般人们身上也有所表示。

原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博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译文:学生在家要尽孝道,出门就像对待亲兄弟那样对待伴侣,处事慎重而有信用,要广泛地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有了闲暇时间,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解读:孔子要求弟子们把做人放在第一位,把求知学艺放在第二位。要求弟子们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在做了这些事之后,有余力闲暇时才学习文献知识。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学生的德行修养,把学习书本知识放在道德修养之后。

原文: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译文:让他处理政务,却办不通;让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谈判。虽然学了很多,有什么用呢?
解读:这是孔子针对熟读《诗经》而不能加以实践的情况的批评。孔子教育思想,不是为学而学,而是要学以致用,学习和实际相结合,学习要能应对客不雅观需要。学的虽然很多,但在实践上不能发挥作用,也是没有用的。

原文: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译文:不学礼的人,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解读:强调一个人学习礼仪、礼节、礼制、礼貌等的重要性,学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前提条件。

原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是只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
解读:这是孔子对待前人文化遗产的基本态度,表现在继承性与审慎性。需继承,故需“信而好古”;需审慎,故“述而不作”。

原文:博学而无所成名。(《论语·子罕》)
译文:广泛地学习,不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成名。
解读:这句的意思,大致与“君子不器”有某些相似之处。君子学的是道德学问和礼、义、信,以及治世的本事,内容广泛。不能单独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第三章 君子为政之道

原文: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周易·艮卦》象)

译文:君子应思考的是,行动不该超越本位。

解读:君子考虑问题,不超越本身的地位,适可而止。君子应安心本身的本职工作。

原文: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礼记·大学》)

译文:看到贤人不能举荐,举荐了但不能尽快录用,这是怠慢。

解读:任人唯贤的前提是见贤举贤,见贤而用贤。

原文:在上位不陵下,不才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译文:居上位,不欺凌下级。不才位,不攀附上级。端正本身,不苛求他人,这样就没有怨恨。对上不怨恨天命,对下不怨恨别人。

解读:君子端正本身,无论对上级或是对下级都有一个正确有道的应对方法。“不怨天尤人”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他强调的是个人的主不雅观努力。

原文:唯天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译文: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感化人们。

解读:感化人需要心诚,则灵。以诚心换得人们的共鸣。

原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拥有正义的人,帮手他的人就多;失掉正义的人,帮手他的人就少。

解读:道,就是道德道义,就是当政者和百姓同心同德。

原文:子庶民则百姓劝。(《礼记·中庸》)

译文:(当政者)爱民如子,百姓就会努力勤奋。

解读:对百姓施以爱心,就会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原文: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

译文: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百姓的拥护,失去百姓拥护的原因是失去民心;得到百姓的拥护就能得到天下,得到天下的民心,便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解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原文: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礼记·中庸》)

译文:按照时令役使百姓,轻税薄赋这是鼓励百姓努力生产的办法。

解读:使民以时,减轻百姓负担,以仁德之心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原文: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礼记·大学》)

译文:百姓喜欢的他就喜欢,百姓厌恶的他就厌恶,这就是所说的百姓的父母。

解读:这是儒家朴素的民本思想的表现,它重视民风、民俗、民心的作用。

原文: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孟子·尽心上》)

译文:从谋求百姓能过上温饱安闲生活的原则出发而役使百姓,百姓尽管劳累一些,也不会埋怨。

解读:为百姓谋福利而不得已劳累百姓,百姓是通情达理的,不会埋怨的。

原文:君子不亮,恶乎执。(《孟子·告子下》)

译文:君子不讲诚信,如何能有操守。

解读:不讲诚信的人,他的品德和气节是无从谈起的。

原文: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深得人心。

解读: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受百姓喜爱。

原文:所恶于上,勿以使下;所恶于下,勿以事上;所恶于前,勿以先后。(《礼记·大学》)

译文:厌恶上级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下级;厌恶下级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上级;厌恶在我之前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在我之后的人。

解读:这是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在处理政事方面的运用。

原文: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记·大学》)

译文:德性为本,财富为末。

解读:具备了德性,就能获得民众,获得民众才会有了土地,有了土地才会有财富。

原文: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礼记·大学》)

译文:得到民众的拥护就会得到国家,失去民众的拥护就会失去国家。

解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原文:居上不骄,为下不倍。(《礼记·中庸》)

译文:在上位时不骄傲,不才位时不背弃原则。

解读: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原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译文:君子的品德就比如是风,小人的品德就比如是草,草上吹来了风,草就必然会随着风吹而倒下的。

解读:这里讲的是君子的言行对一般百姓的影响问题。要把政事治理好,要把国家治理好,君子要以身作则,君子的言行要时刻考虑对广大民众的影响。

原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颜渊》)

译文:在位的人自身正了,不消发令百姓就会去做;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了,百姓也不会听从。

解读:这句话强调的是以身作则,孔子多次阐述这一原则,这一原则也成为中国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打铁还要本身硬,凡是教育教化百姓的人,凡是地位在上的人,凡是办理老百姓的人,都应该遵循这一原则。身教重于言教。??

原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颜渊》)

译文:名分不正,则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则礼乐就不能兴盛;礼乐不兴盛,则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手足无措,不知怎样做才好。所以,君子指称一个名,都要能说得出来;说出来必然可以实行。君子对于本身的言论,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

解读:“名正言顺”是孔子最早表述的一句经典名言,即要合乎礼度,讲规矩。正名思想是孔子的基本主张。正名就是要纠正百事百物的名分,凡是不合礼节礼仪、不合职务规定的,都要加以纠正。当时正名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名分正不正的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不能解决。名分问题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即使在今天名正言顺也是办理工作中不成或缺的。

原文:无为而治。(《论语·卫灵公》)

译文:从容安静而使天下太平。

解读:“无为而治”是孔子评价舜的功绩的一句经典名言。这里的无为而治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有所不同。儒家和孔子的“无为而治”,是提倡任用贤能,作为最高统治者不消亲自去作为而天下得到治理。后来历代统治者如汉初、唐初提倡的“无为而治”是采用黄老学说中的无为而治,即在整个天下顺时养民,不外度干涉,专务休养生息,而使天下大治。这种无作为其实是有作为,“无为乃有为也”。

原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译文:不在阿谁职位上,就不考虑阿谁职位上的政事。

解读:这条原则本色上与“名不正则言不顺”是相联系的。不在其位就无其名,无其名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不在其位,就不该该谋划其政事。越权做事是不合错误的,其行为是僭越;越级指挥也是错误的,其行为会导致混乱。

原文: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译文:处事要谨慎专一而有信用,要节约费用开支而爱护人民,役使百姓要选在农闲时间。

解读:办理百姓最为重要的事,是要取信于民,不能取信于民,则民不服,而恭敬谨慎处事是取信于民的重要途径。节用爱民是儒家仁德思想的表现,费用是取之于民的,节省费用就是减轻民众负担,这就是仁的作法。“使民以时”这句话以后成为所有的优秀开明的政治家的执政原则,也是孔子的经典名言,是儒家爱民富民思想的表示。

原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焉。(《论语·学而》)

译文: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做到这样,百姓的道德风尚就日趋归于忠厚了。

解读:古代通过严整而审慎的祭祀制度,维护宗法制下的传统伦理社会。

原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译文:用道德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本身安居在本身的位子上,而别的星星都围绕着它。

解读:为政以德是孔子的基本的治国为政思想,这只是带纲领性的一句话。通常情况下,为政以德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主要靠德来治国是有必然困难的。

原文: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译文:本身行为谦逊,侍奉君主恭敬,养护百姓有恩惠,役使百姓有法度。

解读:这里讲的是君子的为政之道。君子对己、对上、对下,都应该按照道德道义的规范行事。

原文: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

译文:做到了不遗弃老伴侣,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

解读:故旧指的是长期交往的亲戚伴侣。偷是指苟且应付、人情淡薄。执政者带头亲近故旧,百姓自然不会人情淡薄。

原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译文: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法来统一百姓的行动,百姓只是免于犯罪受罚,却没有羞耻之心。

解读:单纯用刑罚和政令来办理百姓,有他好的一面,但也有明显的缺失。即百姓只是关心是否犯罪受罚,而失去了做人的羞耻之心,这是缺乏道德教育所致。

原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译文:用道德教化来引导百姓,用礼制来统一百姓的行动,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并且人心归服。

解读:以上两段讲的是德治与刑治问题。“道之以德”是孔子为政思想的最经典的名言之一。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在这里他把法治和德治做了比力,说明依靠刑政与依靠德政之间的不同,指出道德教化在不变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为此,他提出以报答核心的道德思想和以道德教化为主的政治思想。由此出发,孔子重视教育,并把道德和政治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孔子在此还特别说明了道德不同于法制的特点,即刑政只能使人“免而无耻”,而德政可以使人“有耻且格”。“道之以德”思想给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思想以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我国古代最完备的道德体系和道德教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华民族重道德讲礼仪的优良传统。但是,忽视刑治、法治,过分强调道德治国的人治思想,也带有消极影响。

原文: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

译文: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除。

解读:异端,即不正确的思想学说。《孔子家语·始诛第二》记载孔子杀少正卯的理由,就是因为少正卯“心逆而险”、“言伪而辩”。对不正确的东西进行批判,歪风自然可以消除。

原文: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论语·为政》)

译文:多听听,有疑问的地方先保留,对于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这样能减少过失。

解读:多听,则集思广益。了解的情况多了,就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哪些须保留,哪些需谨慎地说,就能减少失误。

原文:多见阕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为政》)

译文:多看看,有怀疑的地方先不做,对于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懊悔。

解读:通过广泛了解情况以后,做到了心中有数,但还要经过亲身考察,眼见为实。这样就知道该做什么,先做什么,不做什么,哪些放在未来去做,哪些需要谨慎地做,就心中有数了。就能减少因没做好而后悔。

原文:言寡尤,行(xìng)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

译文: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其中了。

解读:以上三段讲的是君子谋求官职和为政的方法。其本色上反映了他对知和行的一般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处理问题按知行事。多听、多看、慎言,尽量减少失误。

原文:举直错诸枉,则民服。(《论语·为政》)

译文:提拔正直的人,使其居于歪邪人之上,则百姓就服从了。

解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邪不压正。用什么人的问题不仅仅是用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关乎民心的不变、社会的安靖。

原文: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译文:提拔歪邪之人,使之居于正直人之上,则百姓就不会服从了。

解读:以上两段孔子提出了荐举贤才的思想,这对于当时宗法制度下不问德行才能、任人唯亲的作法,是一个进步。尽管孔子举贤才的思想,还不是后来的民主选举;尽管孔子的“贤才”标准,今天已不再适用,但是,“任人唯贤”的思想至今仍是选人用人的一条重要原则。

原文:临之以庄,则敬。(《论语·为政》)

译文:严肃庄重地对待百姓,百姓就会尊敬你。

解读:你敬重百姓,百姓就会敬重你,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原文:孝慈,则忠。(《论语·为政》)

译文:孝顺父母,爱护幼小,百姓就会忠于你。

解读: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见到的,执政者首先应该在这方面为百姓做出榜样。

原文: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译文: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解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的行为就是对百姓的教育。

原文: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论语·为政》)

译文:孝顺父母,爱护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行于政事上,也就是参与政事了。

解读:在此,孔子认为把对父母的孝和对兄弟的爱,施行于政事上,也就是从事政治了。这其实是他提出的为政以德思想的发挥。他把为政归结为道德教化 ,把政治道德化了。由此可知,孔子一生以主要精力从事教育,也是他为政的一种表示形式。从中也可更深刻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本色。

原文: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何以不雅观之哉?(《论语·八佾》)

译文:君子反对居于当政的地位上,而不宽厚待人,行礼时不严肃认真,参加丧礼而不哀痛哀痛。

解读:这里提倡的是,当政者对百姓应该宽厚,对待礼仪应该严肃认真,对丧礼应该表示哀痛。

原文: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译文:个人行为谦逊恭谨,侍奉君上恭敬,教养民众有恩惠,役使百姓按法度。

解读:这里讲的是春秋时郑国大夫子产所具备的四项君子之道。这些内容,既是君子之道,也是为政之道。

原文: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论语·雍也》)

译文: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这样治理百姓,不是可以吗?

解读:对民恭敬严肃,是对百姓的一种人格上的尊重,行事简要是对百姓经济上负担的一种减轻,有了这两点,对于当政者和百姓当然都是可以的了。

原文: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

译文:专心致力于治理百姓所应做的事,对鬼神敬而远之,可以说就是聪明了。

解读:这一段是孔子对学生樊迟问智和问仁的答复。他对此类问题的答复都是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的。在对待鬼神的态度上,这里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在别的的章里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并且孔子从来就不谈论怪、力、乱、神。综合起来我们大体可知孔子对神鬼的态度。专心为百姓、对鬼神敬而远之,这就是智慧。

原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

译文:要使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信任政府。
解读:孔子提出的执政三大要务,特别是他提出的足兵思想,这在孔子的言论中是很少见的。

原文: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译文: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没有了百姓的信任,国家就不能存在。

解读:以上两段是孔子学生子贡向孔子请教怎样治理政事,孔子从“足食”的经济思想、“足兵”的军事思想、民众信任政府的政治思想,三个方面给以回答。在足食、足兵、民信三个方面中,在必不得已而去之的时候,孔子主张要先去兵、去食。说明他最为重视的,还是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通过教化建立起“民信”,才是立国之本。但从中可看出按挨次,孔子除了重视民生即“足食”之外,把军事问题也放在应有的位置上。

原文: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译文:百姓富足了,国君怎么会不足呢?百姓贫困、用度不够,国君又怎么会富足呢?

解读:这是孔子学生有若回答鲁哀公财政不足怎么办的话。西周的税收制为十分抽一,鲁哀公实行十分抽二。有若建议仍实行西周的十分抽一税,鲁哀公说十分之二都不足,怎能实行十分抽一呢?于是,有子就说了上面的话。可以看出儒家是把民众的生活看得较重,对百姓富足和国家富足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

原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译文: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

解读:春秋时期社会大动荡,西周时期的君臣父子名分遭到破坏,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局面,在此情况下,孔子提出了要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局面,你是什么身份,就要做符合你身份的事。这是孔子正名学说的具体表现。

原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

译文:审理诉讼案件,我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然要做到没有诉讼案件才好。

解读:刑治孔子也是同意的,但孔子主张用道德道义教化百姓,使百姓没有诉讼案件会更好。这就是孔子与其他人的不同。

原文: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译文:身在职位上,不要疲倦懈怠。处理政事时,要忠诚。

解读:当政者要勤政,要忠于职守。

原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译文:政字就是端正的意思,你(当政者)率领着大家,本身带头走正道,那谁还敢不走正道呢?

解读:政者,正也。这是孔子在政治上的基本不雅观点。孔子把政治归结为正人正己,认为只要在上位的人做到了正己,百姓就可做到不令而行,就像风吹到草上,草随风而倒那样。这本色上也是对“为政以德”的发挥。

原文: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译文:假如你(当政者)本身不贪求财货,即使你奖励偷盗,他们也不会去偷盗的。

解读:孔子认为盗贼出现的原因是统治者的贪得无厌造成的,当政者不贪,百姓就不会做盗。这是孔子对盗贼产生原因的一个全新的、深刻的总结。

原文: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颜渊》)

译文:只要你(当政者)想行善,百姓也就会行善。

解读:当政者的表率作用就是无声的命令,当政者无须下令,百姓就会跟着做。这就叫不令而行。

原文:(政就是)先之劳之。无倦。(《论语·子路》)

译文:办理政事就是要做在百姓之先,然后让百姓勤劳地工作。还不知疲倦。

解读:当政者要求百姓做的,官员要先给百姓做出样子,百姓才会跟着你勤劳地去做。官员在百姓面前还必需不能表示出疲倦,才能使百姓也不懈怠。

原文:(办理政事)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

译文:办理政事就要先责成有司各负其责,赦免它们的小过错,推举选拔贤才来任职。选拔你所知道的,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会丢弃它们吗?

解读:要充分发挥政务机构的作用,使他们各司其职,对办事机构不要吹毛求疵。但要避免办事机构出过错。根本在于要选拔贤能的人来任职。

原文: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

译文: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礼仪,百姓就不敢不敬。

解读:上位的人尊礼,依礼行事,是取得百姓尊敬的前提。

原文: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论语·子路》)

译文:在上位的人重视义,百姓就不敢不服。

解读:上位的人重视行义,给百姓做出样子,百姓就不会不服。行义是百姓信服的前提。

原文:上好信,则民莫敢不消情。(《论语·子路》)

译文:在上位的人重视信用,百姓就不敢不消真情实意来对待你。

解读:上位的人讲信用,是使百姓发自内心拥护你的前提。

原文:既庶矣,又何加焉?富之。既富矣,又何加焉?教之。(《论语·子路》)

译文:人口已经够多了以后,还要再做些什么事呢?使他们富起来。人们富足了以后,再做些什么事呢?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化。

解读:在对待百姓富之和教之的问题上,孔子主张百姓富足起来为先。他曾说过,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之间,足食为先。他都是把解决百姓吃饭问题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上。百姓富足了以后,再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化。但是在必不得已的情况下,以信为重。

原文: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论语·子路》)

译文: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了,治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

解读:因为你自身端正了,为百姓做出了榜样,百姓就会不令而行,当然治理政事就会减少很多困难了。

原文: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译文:自身做不到端正,怎能让别人端正呢?

解读:这里说的是当政者以身作则的问题。“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应该是一切当政者引以为戒的。当政者应把正身看作是从政的条件。但在今天强调官员正身的同时,更应强调法治和反对人治。应该把正身和法治结合起来,才能整肃吏治,才能更好地治理政事。

原文: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论语·子路》)

译文:如果知道了做国君的难处,不就接近于“一言可以兴邦”吗?

解读:这里说的是国君一言可以兴邦,其实各级当权的官员假如都知当官不易,也都可以一言而兴业,都可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原文: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

译文:如果说得不合错误而没人违抗,不就接近于“一言可以丧邦”吗?

解读:这里讲的是做领导和当政者不要搞一言堂,应允许别人提出不同意见,特别是你说得不合错误的时候,更需要别人来颁发不同意见,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原文: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论语·子路》)
译文: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抗,不也是很好的事吗?
解读:没人违抗是个好事,它的前提,必需是说得正确。这样才能一呼百应。这就要求当政者在说之前要经过深思熟虑。

原文:近者悦,远者来。(《论语·子路》)
译文:(要管好政事)使近处的人高兴,远方的人来归附。
解读:政事治理得好坏的标准,是你统治下的人们心理愉快。距你远的地方的人们慕名而来归附于你。

原文:无欲速,无见小利。(《论语·子路》)
译文:不要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
解读:贪求速成,贪图小利,是缺乏远见、仁心缺失的表示,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

原文: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译文: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
解读:“欲速则不达”是孔子的经典名言,也是一句十分含有哲学道理的思想,它包含着对立事物互相转化的思想因素。这里的快与慢的互相转化关系之语,属于中华民族智慧中的警句,它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具有遍及的意义。

原文: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译文: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解读:君子怀德,小人怀利。君子怀远,不会贪图小利;小人无远虑,只能为身边的穿衣吃饭、求取小利而忙碌担忧,是做不成大事的。

原文: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不凭一个人的言论来提拔人,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抹煞他的正确的言论。
解读: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是几千年来人们都能熟记的至理名言。听其言不雅观其行,有言者不必有德;不好的人,也并非说话句句都错,所以不能以人废言。人和他的语言之间不能是简单的等号。

原文: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
译文:一个人的才智已达到从政和治国的要求,但他的仁德不足以保持它,虽然他得到了职位,必然还会失去。
解读:这里讲的是才智和仁德对一个从政的人的关系问题。也可按今天的话说就是能力和政治品质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德才兼备。

原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
译文: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担心社会不安靖。若是财富平均了,就没有所谓贫穷了;大家和睦了,就不觉得人口少;社会安靖了,就没有颠覆的危险。
解读:这里所说的贫和寡都是相对意义上的概念。财富少,即使做到平均了,却依然是贫穷。只能是在必然的财富总量前提下,相对平均了,矛盾会少些。

原文: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译文: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用修治本身的礼乐道德政教来招致他们。
解读:远方的人来归附,是政事治理好坏的一个标识表记标帜。而治理好政事的重要途径是用德政和礼仪礼义来实行办理,这样人们心悦诚服,自然会来归附。

原文: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译文:人来了,就帮手他们安靖下来。
解读:“既来之,则安之”成为人们历来处事的一句经典名言。告诉人们要客不雅观地、冷静地坦然处理现实问题。

原文: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
译文:天下如果有道,老百姓就不会议论国家的政治了。
解读:百姓议论国家政治,是由于统治者的无道引起的。《孙子兵书》认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有道就是百姓和领导者同心同德。

原文: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
译文:当他没有得到官位时,生怕得不到;已经得到官位之后,又老是担心失掉。过于担心失掉官位,那就什么都能干得出来了。
解读:“患得患失”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形容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利害得失。孔子当时把一心只想个人官位得失的人斥之为鄙夫,把这种人的心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认为不能和这样的人一起共事。

原文: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取得信任以后,才去调动役使百姓;没有取得信任而役使百姓,百姓还以为是在熬煎虐待他们。取得国君信任以后,才会去向国君进谏;没有取得国君信任而向他进谏,他还以为你在诽谤他呢。
解读:这段话充分说明,对百姓,关键在于百姓的信任,能够取得百姓信任的关键是诚心对待百姓。证明“民可使由之,不成使知之”解释为“百姓只能由他们去做,不能叫他们知道为什么去做”是错误的。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成,使知之”,百姓不认可,应该叫他们知道为什么去做。

原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译文:做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当官。
解读:按照以往传统的解释,“学而优则仕”是几千年来封建家庭鼓励子弟努力学习,以争取有个好的出路的一句经典名言。对中国历史上的选人、选官制度,特别是对科举选拔制度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原文:虽有周亲,不如仁人。(《论语·尧曰》)
译文:纵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
解读:在至亲和有仁德之人之间,君子看重的是有仁德之人。不搞任人唯亲。

原文: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论语·尧曰》)
译文:认真整顿衡器量器,周密地制定法度,重新恢复废弃的官职,四方的政令就畅通了。
解读:政令畅通的前提是经济上度量衡要整顿划一,法度周密,办理人员要配备齐全。

原文: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尧曰》)
译文:恢复已灭亡的国家,承续已断绝的后代,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附了。
解读:以前曾有人认为兴灭国就是恢复奴隶制国家,继绝世就是承续奴隶主后代,举逸民就是启用被推翻的奴隶主。其实,这里只是孔子提出的为政之法和治民之方,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积极性”。这种做法符合当时人的心理状态,是安靖社会秩序的一种办法。
原文: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悦。(《论语·尧曰》)
译文: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功,秉公办事就能使人高兴。
解读:宽厚待人、诚信对百姓、勤敏于职守、秉公办事,是政事成功的要素。

原文:不教而杀谓之虐。(《论语·尧曰》)
译文:不经教化就杀戮,叫做虐。
解读:应以教育教化为先导。经教育教化,犯罪的人少了,该杀的人也就少了。而屡经教育仍不思悔改的,这时即使杀掉他,也不会成为虐杀。

原文:不戒视成谓之暴。(《论语·尧曰》)
译文:不先告诫而要求立刻成功,叫做暴。
解读:做事必然提前有安民告示,将要做的事提前告知百姓,使百姓心中有数。

原文:慢令致期谓之贼。(《论语·尧曰》)
译文:开始不加督促,到时候又限期完成,叫做贼。
解读:平时应加强检查督促,使工作走上正轨,就可在预期内完成任务。

原文: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
译文:就着百姓能得利的地方,引导他们去得利。
解读:儒家在经济上的思想就是富民思想。富民,就应为民着想。


第四章 君子交往之道

原文: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周易·坤卦》文言)

译文:君子以恭敬慎重的态度作为内心的政治准则,以合乎礼仪的行为处理外界事物。

解读:君子在交往态度上恭敬慎重,在交往行动上讲究合乎礼仪。敬为立己之本,义为处事方正。只要做到恭敬的态度、适当处事,就能广布美德,得到众人的信任支持。

原文: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礼记·大学》)

译文:你用不合情理的方法语言说别人,别人也会用不合情理的方法语言说你。

解读:提倡用合理的方法,合理的语言来进行社会交往。坏的做法有坏的影响,坏的处世有坏的回应。

原文:(交友)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成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

译文:交伴侣不能依仗本身年岁大,不能依仗本身地位高,也不能依仗本身兄弟有钱有势。所谓交友,是以品德相交,决不成以有所依持而交友。

解读:交伴侣是品行相交,而不是酒肉伴侣,不能以其他杂念交伴侣。伴侣关系不以年龄、地位、有钱有势为前提,而是以德行为交友的基本原则。

原文: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礼记·中庸》)

译文:君子要随和,但不随波逐流;君子要独立而又不偏不倚。

解读:君子进行社会交往,既要随和,更要有独立的人格,切忌随波逐流。

原文:自暴者,不成与有言也。自弃者,不成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一个自暴的人,不成跟他谈正经话。一个自弃的人,不成跟他有所作为。讲话诋毁礼仪,叫做自暴。自认为不能怀仁德、行正义,叫自弃。

解读:一个正常的人,在社会交往中,不能安于现状。要讲礼仪,怀仁德,行正义。

原文: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离娄上》)

译文:有出乎意料之外的赞誉,也有本求无过而偏遭诋毁的事。

解读:人生在世,诋毁、赞誉经常发生,不成过于在意。心中无愧,做事坦然。

原文: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依仗实力征服别人,别人并不能从心里服从你,原因是别人力量不足;凭借德行使别人服从本身,别人心悦诚服,完全出于自愿。

解读:以礼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征服人是以征服人心为上的。服人依德不以力。

原文: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礼记·大学》)

译文: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反了人性。

解读:应该是恶众人所恶,好众人所好,顺其自然。好恶应该与众人一致。

原文:不才位不获乎上,民不成得而治矣。(《礼记·中庸》)

译文:不才位的人,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和支持,百姓就治理不好。

解读:处理好上下级关系,是搞好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原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译文:诚实是做人的法则。诚实,不需要努力就能达到,不需要思考就能获得,是不迟不疾就能实现的法则。要做到诚实,就要择善并坚持做到它。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清晰地辨别,忠实地实践。

解读:诚实,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做人的最高原则,是无须付出成本就可以做到的。诚实是与人的善心密切相关的。有仁心有善心的人就会做到诚实。

原文: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译文:天下四海之内都是兄弟。

解读:这里表示了儒家的博大胸怀、平等思想和天下一家的大同思想。

原文: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论语·子罕》)

译文:可以跟他一起共同学习,不必然可以与他一起追求道德、道义。

解读:共同的学习环境,共同的学习内容,共同的老师,共同的学习时间,但追求的却不一样。同学之间,同样在学,追求各异。这是同学之间存在交往不会长久的根本原因。

原文:可与适道,未可与立。(《论语·子罕》)

译文:可以一起追求道德、道义,但不必然能一起坚持道德、道义而不变。

解读:有同样的追求,但如果不能做到持之以恒,交往也不会长久。

原文: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

译文:可以一起坚持道而不变,但未必能一起权衡轻重,灵活处事。

解读:可以一起坚持道德、道义而不改变,但是在实践上,又不会一起采取权变、灵活的方法处理具体事情,人之间还是有不同的。由此知道,孔子是很看重灵活和权变地应对事务。

原文: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译文:个人主张的道不同,就不会在一起互相商讨。

解读:信仰、理念都不同,一是不会在一起商讨事情,二是即使在一起商讨,也说不到一起去。

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

解读:按照古人的说法,悦是指内心高兴,乐是在外部表示的高兴。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了,应该既是发自内心、又表示在外部的高兴。

原文: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

译文: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本身不同道的人交伴侣。

解读:真正的伴侣应该是志同道合。不志同道合即使在一起也是貌合神离,是不能称为真正的伴侣的。

原文: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制、谦让的态度得以闻政。

解读:“温良恭俭让”是孔子最早表述的一句经典名言。它是指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不是激进和暴风骤雨式的。特别是在向别人了解情况的时候更应该这样。

原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译文:君子能团结众人而不结党营私,小人结党营私而不团结众人。

解读:孔子把结党营私看做是小人的行为,提倡君子团结人,但不结党营私。这是由君子心胸坦荡荡、小人心胸狭窄常戚戚决定的。

原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是不成以的。

解读:信,是孔子提出的一个重要的道德范畴。他讲了很多关于信的话,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人讲信用,特别是与伴侣交往要讲信用。也指诚信和信用。二是指取得别人的信任,特别是要取信于民。有时一句话两种意思都兼有。

原文: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译文:见到合乎道义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懦弱无勇气。

解读:“见义勇为”是不顾个人安危庇护国家或人民生命财产的勇敢行为义的概括,也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也是孔子提出的又一个道德范畴。一般把义解释为,人所应该做的就是义。联系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看,符合仁和礼的要求的行为就是义。孔子把“见义不为”看做是没有勇气,说明他是把勇和义的要求相联系,认为勇应该服从义,见义勇为是最大的勇,也是孔子对人们道德修养提出的要求。

原文: 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如果有所称赞的人,那是经过试用考验过的。

解读:君子不随便称赞一个人,称赞一个人是在认准之后的事。这也是社会交往的一种策略。

原文: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

译文:已经做成了的事就不要再去说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再追究了。

解读:“既往不咎”是孔子最早表述的一句经典名言。这是君子社交和做人大度宽厚的表示。君子目光远大,有远虑,所以一切安身于向前看。这是社会交往中的一个正常的原则问题。

原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译文:一个士有志于道,而又以本身吃的不好、穿得不好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讨论道方面的事。

解读:这里讲君子对穿衣吃饭的态度。此处是对义利关系的具体发挥。为了追求道,生死都可不顾,何况衣食的好坏。应该是安贫乐道。经济条件好坏是次要的,君子的精力主要在于追求道。这也是社会交往中要有所选择的问题。

原文:朽木不成雕也,粪土之墙不成圬也。(《论语·公冶长》)

译文:烂木头是无法雕刻的,腐土筑的墙是无法粉刷的。

解读:“朽木不成雕”是孔子最早表述的一句经典名言。主要是用来比方有的人是不成教育和不成救药。

原文:听其言而不雅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译文:听了他讲的话,还要不雅观察他的行为。

解读:“听其言不雅观其行”是孔子最早表述的又一句经典名言,至今已成为人们识别他人的一个口头禅。听其言,不雅观其行,是孔子提出的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

原文:我不欲人之加诸于我,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译文:我不肯别人强加于我,我也无意强加于别人。

解读:这句话也是对孔子“忠恕”思想的解释,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一种说法,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思想。这也是社会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原文: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译文: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消船只过河,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是要临事小心谨慎,经认真谋划而能成功的人。

解读:孔子反对冒险行事,认为不能有勇而无谋。把事情做成,最终取得成功,才是目的,才是孔子所期望要的。他实际主张不打无把握之仗,不能做无谓的牺牲。在社会交往中,君子不和有勇无谋的人共事。

原文: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

译文: 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要保持长久就困难了。

解读:这是一种典型的不自信表示。由于是弄虚作假,所以是不会长久的。

原文: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论语·述而》)

译文:我们赞许一个人的进步,不赞许他的退步。

解读:对一个人,应该鼓励他的成长和进步,但对于他的退步,是不能赞成的。君子在社会交往中,要关心本身同道的进步和退步。

原文: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

译文: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赞许他改正错误,不要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解读:以上两段更为具体表现了成人之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正是有了成人之美的愿望,才有诲人不倦的态度,才能“不保其往”,才能不死抓住别人过去的错误不放。这也是君子社会交往中的一种正确的态度。

原文: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不雅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论语·颜渊》)

译文:所谓达,是品质正直,爱好礼义,能考察别人的言论,不雅观察别人的脸色,总是存着谦让之心居于人下。因此无论在国、在家,都能事事行得通。

解读:这是君子在社会交往中,与人处事应该有的品质、爱好和心理。做到这些了,个人也就能够通达。

原文: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论语·颜渊》)

译文:所谓闻,只是外表上装出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违背仁,本身还心安理得不怀疑本身的做法,只图无论在哪里都有名望。

解读:以上两条,孔子别离提出了“达”和“闻”的本质区别,强调要注重自身的修养,而不是单纯去追求个人在别人心目中的所谓好名声。

原文:忠告而善道之,不成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

译文:与人相交,要忠诚的劝导他,好好的引导他。如果他不听也就算了,不要自取侮辱。

解读:孔子这里告诉人们,对于有缺点的人和做了错事的人,首先应该尽心地给他以劝导,他实在不听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也不要自讨败兴。

原文: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译文:君子用文章学问来会聚伴侣,靠伴侣的帮手来培养仁德。

解读:“以文会友”是孔子最早表述的一句经典名言,至今仍是文人聚会表达志同道合的一种方式。这样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手,取长补短,从而避免了文人相轻的恶行。

原文: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译文:得不到行为合乎中庸的人而与之交往,那就必然要找志高行狂和拘谨守节的人相交往。志高行狂的人勇于进取,拘谨守节的人有所不为。

解读:中行,即行为合乎不偏不倚。孔子要求进能践行道义,退能有所不为,在不同的情况下能采取不同的态度。只有兼备这两个方面,才是合乎中庸,即中行。狂者勇于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虽然各有可取之处,却都偏于一面,另一面则都有不足,因此都不合中庸的要求。

原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

译文:对于千里马不是称赞它的力气,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解读:这里是一个比方,主要强调在德和力的比力中,德为上,力为下。看待一个有能力的人,也应注重品德品行,而能力是第二位的。

原文: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

译文:说话要忠诚老实,做事庄重厚道。

解读:这里倡导的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

原文: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成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译文:可以与他说而没有同他说,就错过了人;不成以与他说而说了,就错说了话。聪明人既不错过人,也不错说话。

解读: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经常发生的现象,错失良机和说错话,而失去与人交往的机会,往往对个人事业是一种损失。毕竟机遇对于个人来说不是召之即来的。

原文: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解读:不党,就是不结党营私,不搞宗派。这与孔子所说的“君子周而不比”一语本质意思有相似之处。

原文:君子不成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成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对君子来说,不能从小事上去理解他,而他是可以承受大的任务的;对小人来说,不成承受大任务,而可以从小事上去理解他。

解读:对修养不相同的人,应该用不同的标准和角度来考察和理解他们。

原文: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论语·季氏》)

译文:有益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博识的人交友,便有益了。

解读:正直、诚信、见闻博识,前两条是交友的道德标准,后一条是学识和见识的标准。这样的伴侣圈,对每个人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君子本身就是这样的人,就应该和这样的人交伴侣。

原文: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译文: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谄媚巴结的人交友,同善于装出和颜悦色的人交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解读:君子告诉人们,不能和以上三种人交伴侣。这三种人都是意识和人格方面有问题的人,交这样的伴侣,只能有损于本身。“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正直的人与这三种人都是不同道的人。

原文: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论语·阳货》)

译文:亲身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

解读:亲身做坏事的人与君子是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君子是不能和这样的人接触的。

原文:君子不施其亲。(《论语·微子》)

译文:君子不遗弃他的亲属。

解读:君子要加深亲属之间的亲和力,为百姓做出样子,才能治理好百姓。孔子说这话的时候,正值春秋末期,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家族内部成员之间、家族之间互相为争夺土地财产人口,同室操戈、倾轧杀戮屡见不鲜,故孔子有此提倡。

原文: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论语·微子》)

译文:旧友没有大错误,就不要抛弃他们。

解读:这也是一种为政办法,也是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的一种办法。春秋时大动乱时期,伴侣、敌人也是反复不定,故孔子有此倡导。

原文: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论语·季氏》)

译文:对人有益的三乐是,以礼乐调节本身为乐,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乐,以有许多贤报答伴侣为乐。

解读:这是人生面临的三种健康而高雅的格调,礼乐是一种文明行为表示,称道别人是一种心胸坦荡表示,多交往贤人是一种互相促进激励。这些对于人的身心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原文:损者三乐。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论语·季氏》)

译文:对人有损的三乐是,喜欢骄纵无节制的作乐,喜欢游荡忘返而乐,喜欢沉湎于饮酒作乐。

解读:孔子提出损者三乐,主要是告诉人们不能沉溺于安泰享受,生活应该艰苦勤奋为好。因为这三种乐对于人的身心发展都是有害的。

原文: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

译文:不要苛刻地要求一个人十全十美。

解读:这里告诉人们,对人不要求全责备,因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原文: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尊敬贤人,也能够容纳众人;鼓励好人,也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

解读:这里表现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仁,就是爱人,“博爱众”,即广泛的爱大众之人,当然就包罗了贤人和一般的人,好人和能力差的人。

原文: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厌恶处不才流的地方,而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身上。

解读:下流为众恶所归之地方,地形卑下,众流所归,人之为恶,一旦为众人鄙弃,即成众恶所归。此为比方。

原文: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从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没什么办法。

解读:这里所说的“如之何”,就是“怎么办”的意思。上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向人们提倡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开动脑筋思考,要有急于解决问题的主不雅观要求。只有那些懒惰之人和不肯思考问题的人是从来不问为什么,当然也就无计可施。

原文:伴侣数,斯辱矣。(《论语·里仁》)

译文:伴侣交往次数过多、过于繁琐,就会反被疏远。

解读:伴侣之间交往也有辩证法,本来伴侣之间是亲密无间的,但交往不能超过必然的度,世界上的任何事都有个度的问题。超过这个度,就向相反标的目的转化。

原文: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论语·子路》)

译文:互相切磋勉励,又能和顺相处,可以称作士了。

解读:切切偲偲,意思是互相恳切批评勉励的样子;怡怡,意思是和气顺从的样子。君子之间就要像伴侣之间和兄弟之间那样,既能在一起对学术问题进行切磋勉励,又能和顺相处。

原文:伴侣切切缌缌。(《论语·子路》)

译文:伴侣之间就应该切磋勉励。

解读:伴侣之间既需要互相鼓舞勉励,也需要对伴侣之间互相开展恳切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样的伴侣交往才会长久。伴侣之间也不成无原则的一团和气。

原文:兄弟怡怡。(《论语·子路》)

译文:兄弟之间就应和顺相处。

解读:孝悌,讲的就是对父母孝顺,兄弟之间充满仁爱、和睦相处。

原文: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译文:事事都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人的怨恨。

解读:因为事事都依据个人的利益而行动,必然要侵犯到别人的利益,那当然要引起别人的怨恨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怨恨的人就会多起来。

原文: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

译文:不记人家过去的恶行,因此别人对他的怨恨就很少。

解读:对别人要有一颗宽厚的心,特别是对已经成为历史的事,不能老是记恨别人的恶行,这样,就会减少别人对你的怨恨。

原文: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译文:要事奉那些大夫中的贤者,与士人中的仁人交伴侣。

解读:因为君子本身就是贤人,是有仁德的人,事奉贤人,与仁人交往,是人以类聚,所以君子在一起不会结党营私,不会彼此勾结做不仁德的事。

第五章 君子礼仁之道

????原文: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周易·乾卦》文言)

????译文:君子用本身的实践表现仁德,足以成为众人头领;能使众善者聚集一堂,足以使之合乎礼仪;能够施利于万物,足以使道义达到和谐;能够固守节操,足以主持各种大事。

????解读:君子行为表现仁德,就能成为领导核心。仁人贤者聚集在一起能更合乎礼仪。先利众人,足以使社会达到和谐,合乎道义;忠贞不移干事足以能成就大事。

????原文: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译文:君子居心于仁,居心于礼。仁爱的人仁慈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慈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慈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尊敬他。

????解读:君子与一般人的区别就在于居心,不仁的事不做,无礼的举动不发生。君子以本身的行动,影响众人行仁、行礼。

????原文: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礼记·中庸》)

????译文:所谓仁,就是人。亲爱亲人就是最大的仁。所谓义,就是相宜,尊重贤人就是最大的义。

????解读:这里对仁义的具体解释,就是首先要爱亲人,尊贤人。

????原文: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奉行仁政的人,无敌于天下。

????解读:当政者由于对百姓实行仁政,得到百姓的拥护,当政者和百姓同心同德了,也就无敌于天下了。

????原文: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译文:君子亲爱本身的亲人,推而使仁德于百姓;对百姓施仁德,推而爱惜万物。

????解读:仁,就是推己及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原文: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只有仁爱的人才适宜担任较高的职务。如果让不仁的人处在高职务上,就等于把他的恶迹传播到群众中去,对众人的影响也不好。

????解读:选拔领导干部,必然要把德行放在第一位。因为德行对百姓影响很大。

????原文: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礼记·大学》)

????译文:有仁德的人会舍财修身,没有仁德的人会舍身发财。

????解读:有仁德的人和没仁德的人,追求和思想境界有根本的区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原文: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仁是人们最安适的住宅;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

????解读:一个正派的人,一生是离不开仁和义的。

????原文: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礼记·大学》)

????译文:没有居上位的人喜爱仁慈而下位的人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完不成本身事业的。

????解读:上行下效,说到底还是领导的表率作用问题。忠义是完成事业的保证,而仁德又是忠义的根基。

????原文: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礼记·中庸》)

????译文:通过温习过去学过的知识而获取新的认识,用朴实厚道的态度去爱崇礼仪。

????解读:学而时习之,是增加见识;爱崇礼仪态度要朴素虔诚。

????原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人们都有一颗不忍心看到别人受痛苦的心。用这种怜悯别人的好心,去施行怜悯天下百姓的仁政。

????解读:将仁心行施于政事上,就是仁政。孟子最早提倡施仁政的。

????原文: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任何一个人要是没有同情人的心,就算不了人;没有羞耻心,算不了人;没有礼让的心,算不了人;没有是非的心,算不了人。

????解读:正常的人应该有同情心、羞耻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按孟子人之初性本善之说,此四心,人皆有之。

????原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知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同情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礼让的心,是礼的开端;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

????解读:一个人有了这四个开端,就会有所作为,发扬和扩大这四个开端,就能影响到社会,人民就能安身立命。

????原文: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仁是人心的本质,义是人所必由的大道。

????解读:仁和义,是人不成须臾离开的本质和品德,要每时每刻保持。这与孟子所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的话,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原文:欲仁而得仁。(《论语·尧曰》)

????译文:君子本身需要仁,就能得到仁。

????解读:这里强调的是主不雅观能动性、主动性。首先是要具有仁爱之心,其次要时刻在言行上施行仁爱之心,这样才能要仁得仁。能否得仁,关键在于个人主不雅观努力。

????原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要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道也就由此而产生了。孝悌,这就是仁的根本。

????解读: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范畴;仁道,就是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和表现。为仁之本,就是孝悌,就是对父母孝顺,对兄弟仁爱、和睦。

????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译文: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来讨人喜欢,这样的人,仁心就很少了。

????解读:孔子反对花言巧语,更反对说的多做的少。他主张说话谨慎,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对人他说要听其言不雅观其行,注重实际行动,强调言行一致,不尚空谈。这已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优良传统。

????原文: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论语·公治长》)

????译文: 靠伶牙俐齿和人辩驳,常常招人讨厌,这样的人不知道他能有什么仁德。

????解读:这样的人是没有仁德的。仁德之人是不随便和人争辩,而是靠仁德来取得人们的喜欢和想念。

????原文:博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译文:要广泛地爱众人,对其中有仁德的人更要亲近他。

????解读:仁者爱人,博爱众,是孔子“仁”的思想的核心,尤其重视有仁心、仁德、仁行的人。

????原文: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

????译文:态度恭敬而合乎礼仪礼节,就可以远离耻辱。

????解读:人们尊敬的是那些态度恭敬谦让、行为有礼仪礼节之人。没有人对他施以侮辱之举,他自然就远离耻辱。另一方面,修养使本身态度行为达到高度文明,内心的自我感觉也会远离耻辱。

????原文:恭而无礼则劳。(《论语·泰伯》)

????译文:恭敬而不以礼作指导,就会很劳苦。

????解读:恭敬的行为和作法,必需按礼仪、礼节、礼制的要求去做,有章可循、有矩可依,这样就不会过于劳累了。

????原文:慎而无礼则葸(xǐ)。(《论语·泰伯》)

????译文:谨慎而不以礼作指导,就会流于懦弱。

????解读:葸,胆怯、畏惧的意思。谨慎本是优点,但如果没有礼来引导,谨慎就变成了胆怯、畏惧。

????原文: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

????译文:勇敢而不以礼作指导,就会盲动闯祸。

????解读:勇,对人一般来说是好事,勇也是士人和君子所应具备的品质。但勇的行为也应该遵照礼仪、礼节、礼制的要求去做。离开了礼节礼仪的勇,就不是义了。见义勇为就是依礼的表示。

????原文: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

????译文:正直而不以礼作指导,就会尖刻刺人。

????解读:绞,是尖刻刺人的意思。正直本来是一个人性格上的优点,但如果不消礼节来引导,正直就会变为尖刻、刺激人的行为。

????原文:贫而乐,富而好礼。(《论语·学而》)

????译文:人贫穷之时,也要过得很开心;人富足了以后,要仍然爱好礼仪礼节。

????解读:人在每时每刻,在各种境遇中,都要保持乐不雅观、好礼的态度。

????原文: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

????译文:说话有信用而合乎道义,那么所说的话就能兑现。

????解读:这里讲的是信与义之间的关系,言必信,本身就合乎道义;行必果,就是言的践诺。做事有信誉,就合乎道义。

????原文:孝慈则忠。(《论语·为政》)

????译文:对父母孝敬,对兄弟慈爱,百姓就会忠于你。

????解读:以身作则地孝敬父母,慈爱兄弟,百姓是看在眼里的。他们就会赞成你,拥护你,跟你学,也会忠诚于你。

????原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译文:对于仁人来说,本身要立身,就使别人也能立身;本身通达了,也帮手别人通达。

????解读:这是儒家的推己及人的思想,他在本质出发点上,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致的。区别在于说明的角度不一样。

????原文: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译文:见到合乎道义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解读:“见义勇为”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这种勇外在表示就是合乎义的要求。而义是按照礼仪礼节的要求去做的。如果你见到合乎礼与义的事而不去做,这就是没有勇气的表示。有勇而无礼,是乱的表示。

????原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译文:一个人没有仁心,怎样对待礼仪礼节?一个人没有仁心,怎样对待音乐呢?

????解读:礼是关于人与人关系在制度上和礼节上的规定,乐是表达人们内表情感的形式,也是礼的组成部分。礼乐都是外在的,仁则是内表情感,孔子强调礼乐这种外在的东西要建立在内在的仁的基础上,没有仁,礼乐就失去了意义。这就是礼和乐与仁的关系,仁是核心。

????原文: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译文:对于礼,与其奢侈铺张,宁可比力节俭些好;对于丧事,与其置办周备,宁可哀痛哀痛的气氛重些。

????解读:孔子非常重视礼,但对于礼仪的形式他却提倡宁俭无奢。对于丧礼他更为强调地是对亲人的哀痛,而主要的不是对丧事要求周备齐全。

????原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译文:君主要按照礼仪礼节来使用臣下,臣下要以忠诚来事奉君主。

????解读:这一句话的反话就是,君使臣不以礼,臣事君不必然以忠。当时鲁定公为不雅观看齐国送来的女乐表演,停废朝礼三天,孔子十分生气,直接走人不伺候了。这个道理,也可以适用于今天的上下级关系。领导对所部下级,应该按照党和国家的规定行事,下级才会严肃认真按领导的安排执行。倘若领导不按规定办事,搞不正之风,下级就不会认真负责。

????原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译文:要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是很好的,选择住处而不和有仁德的人相处,哪能算是明智呢?

????解读:居住地点的选择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很重要,要住在社会风气有仁德的氛围之中,要和有仁德的人相处,这对人的身心发展和对后代的影响,都是有益的。

????原文:不仁者不成以久处约,不成以长处乐。(《论语·里仁》)

????译文:不仁的人不成以长久处于有约束的环境,也不成长久处于安泰的环境中。

????解读:孔子认为,不仁者不能长久地处于贫困和安泰之中。理由是,当他们长久处于贫困之中就容易为非作乱;当他们长久处于安泰之中就容易骄奢淫逸。

????原文: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译文:仁者是安于仁道的,智者是当仁对本身有利时,才去行仁的。

????解读:孔子认为,只有仁者安于仁道,才能经受长期的贫困和长期的安泰的考验,是不会走上邪道的。孟子后来发挥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以致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矢志不渝、保持气节的优良传统。

????原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译文:只有仁德之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解读:这里讲了两个问题,一是有仁德的人能爱人,也能恨人,不是只讲爱人,也有恶恨人的一面;二是仁者的恨人和爱人的标准都是以仁为准绳的。只有一切从仁出发,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才能真正做到爱人和恨人。

????原文:苟至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译文:如果能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解读:仁是做人的根本 ,一个人的志向就是立仁、行仁,只能是做善事。反言之,那些做了坏事的人,其根本原因在于他没有立志于仁。

????原文: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如果丢弃了仁德,怎么成就他的名声呢?

????解读:君子首先应该有仁的志向、仁的行为,才称为君子的。去掉了仁德,就去掉了仁人的根本,人就不成其为君子了。

????原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哪怕是在仓促匆忙之时,也必然和仁同在;哪怕是在颠沛流离之时也必然按仁道去做。

????解读:君子本身已达到仁的境界,他不时刻刻都会按照仁德的要求去做的,这是由他的仁德本质所决定的。

????原文:好仁者,无以尚之。(《论语·里仁》)

????译文:爱好仁德的人,是至高无上的人。

????解读:因为仁德本身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所以具有仁德的人当然就是至高无上的。

????原文: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论语·里仁》)

????译文:厌恶不仁的人,他之所以行仁德,是为了不让不仁的东西沾染到本身身上。

????解读:恶与仁是对立的德性。君子本身具有仁德,但在社会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也可能要沾染上不仁的东西。如果他处处行仁德的话,那不仁的东西就不会沾染于他了。

????原文: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不雅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译文:人们的过错,总是和他所处的同类人相同的。所以考察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这人仁与不仁了。

????解读:生活在相同的环境,和相同志向的人相处,容易犯同类的错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和仁人相处所犯的错误是仁人犯错,和不仁的人相处属于恶人犯错。两种不同的人犯的错误性质必定是不一样,因此考察过错本身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否是仁人了。

????原文:夫子之道,忠恕罢了矣。(《论语·里仁》)

????译文:所谓孔子之道,就是“忠恕”罢了。

????解读:孔子的学生曾参解释孔子之道,就是忠恕。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个字都表现了推己及人的精神,如急人之难的互助精神,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互谅精神,都是推己及人精神的表示。这是一种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优良传统。

????原文: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译文:养护百姓要有恩惠,役使百姓要合于已有法度。

????解读:养护百姓施以恩惠,役使百姓合于义和法度,本身就是仁德。

????原文: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译文:有仁德的人,有难事做在别人之前,有收获而得在别人之后,这可以说就是仁啦。

????解读:这就是一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这种思想、行为本身就属仁德行为。对有仁德的人来说,这样做是一种内在高尚品质决定的必然行为。

????原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译文:聪明人喜爱水,仁者喜爱山。

????解读:总体上可能有必然道理,但却不是绝对的。

????原文: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

????译文:聪明人好动,仁人安静。

????解读:这种情况总体上可能有必然道理,但决不是绝对的。

????原文: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译文:聪明人快乐,仁义人长寿。

????解读:以上三段话,尽管不能绝对化,但也有必然的道理。聪明人施展本身的才能来治理天下,像流水一样不竭,流水、好动、愉快,三者相通,反应敏捷、灵敏,比力活泼快乐。对仁者来说,高山、安静、长寿三者也可一致,寿比南山,安如磐石。

????原文: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

????译文:对百姓能广施恩惠,周济大众。

????解读:这是以仁德办理政事的典型表示,仁德施行的对象是广大民众。尽管仁政的概念是后来孟子提出来的,但无疑,这里孔子说的其实就是仁政的表示。

????原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译文:能就近以本身的心推及他人,可以说就是为仁的方法了。

????解读:以上两段,是对“仁”的一个原则的说明,也是对“忠恕”二字的解释,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一表现。这些都贯穿了推己及人的精神。

????原文: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译文:仁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行仁,仁就来到了。

????解读:这里说明一个道理,仁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周围。关键是人的思想有没有行仁之心,有没有行仁的主不雅观愿望。只要是你想行仁了,仁就应声而至,应想而至,因行而至。

????原文: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

????译文:君子用深厚诚恳的态度对待亲属,民众就会兴起仁的风气。

????解读:诚恳对待亲属,本身就是仁的表示,也是一种表率。他对百姓必定有影响。君子之德风,君子做到了,百姓必定随风而做。

????原文: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译文:以实行仁为本身的责任,不是很重大的事吗?为此而要奋斗终生,路途不是很遥远吗?

????解读:“死而后已”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他把实现仁当做本身毕生的事业,直要做到死而后已。孔子讲的当仁不让、见义勇为行为是由这一思想出发而提出的具体要求。

????原文:好勇疾贫,乱也。(《论语·泰伯》)

????译文:爱好勇力而又恨本身贫穷,就会作乱。

????解读:这种情况下,勇已经不成其为优良品质了。应该是通过正道摆脱贫困才对。

????原文: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

????译文:一个人如果不仁,嫉恨太深,也会出乱子。

????解读:不仁的人本身就容易出乱子,如果再加上很深的嫉恨心,那必定就会出乱或出大乱。这是由一个人的本质所决定的。

????原文: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译文:约束本身,按照礼仪礼节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解读:克己复礼包罗两个方面:克己,是个人修养的功夫;复礼,是修养要达到的标准和目标。孔子希望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使人们自觉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的基本思想。这里克己复礼对全社会而言,主体应该是众人。只有大家都能克己复礼,天下才能归于仁。

????原文: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译文:一旦达到了人人都能约束本身,都能按照礼节礼仪要求本身,天下就归于仁了。

????解读:天下归仁的前提是一旦达到克己复礼。一个人达到克己复礼是不够的,一部分人也不行,而是大部分人或所有的人都能克己复礼才行。

????原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译文:不合于礼的要求的不看,不合于礼的要求的不听,不合于礼的要求的不说,不合于礼的要求的不做。

????解读:礼是具体的,一切依礼而行,视、听、言、动一切行动依礼。礼的这些具体要求,早已过时,但“克己复礼”中包含的带有遍及性的一般原则,还有必然的借鉴意义。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译文:本身不肯意要的,不要加给别人。

????解读:这是孔子的一句非常有影响的经典名言。它表现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是孔子“忠恕”思想的具体表述,也是一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思想表示。

????原文:仁者,其言也讱。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译文:仁人说话迟钝。因为做起来很难,说话能不迟钝吗?

????解读:这句话与孔子的一贯主张是相一致的。孔子认为,仁者应该多做少说,先做后说,说要慎重,说得到做得到。孔子主张说话迟钝些比力好,原因是怕说出来而做不到,必需经过深思熟虑才慎重地说出来。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译文: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就是爱人。

????解读:仁就是爱人,仁者爱人。孔子的回答直截了当。这也是一个抽象的解释,因为孔子并没有说爱人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但它反映了孔子的人文主义精神,孔子把人作为本身全部学说的对象和核心。

????原文:(仁就是)爱人。(知就是)知人。(《论语·颜渊》)

????译文:仁,就是爱人;知,就是知人。

????解读:仁者,爱人;知者,知人。爱报答仁,知报答知。这是孔子对“仁”和“知”最为通俗的解释。

????原文: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

????译文:平常在家要恭敬有礼貌;办事要严肃谨慎;待人要忠心诚意。

????解读:君子对家庭,对政事,对人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仁德的人,他的仁德要表示在对待家庭恭敬有礼,处理政事一丝不苟,日常待人要忠诚守信。

????原文: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译文:刚强、果敢、质朴、言语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解读:刚强,果敢有决断,质朴耿直不轻佻,话不轻易说出口,这四种品格接近于仁,显然说明它还不是仁。这是因为以上这四点只是说明人的性格特点及其外在的特点表示。而一个人是不是有仁德,决定于他有无仁德之心和仁德之行。

????原文: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译文:仁人必然勇敢,勇敢的人却不必然仁。

????解读:仁人勇敢,是因为他有为仁而付出本身的一切的精神,即仁人能见义勇为。勇者不必有仁,这是因为社会上很多人都具备勇的因素,但他们却缺乏仁德精神。当然也不排除不是仁人,但有时也做出仁事。

????原文: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而有时不仁,这种情况是有的吧,但小人中是不会有仁的。

????解读:“君子而不仁者”也可以理解成“君子中不仁的人”,这种理解只是字面上讲得通,而从君子的本质上看是不成能的,因为君子本身就是有仁德的人。君子有时可能会做不仁的事,这种理解是完全人性化的理解,是十分准确的。君子有时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客不雅观环境的影响和必不得已的情况下,可能做出不仁的事,这也属正常。

????原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译文:有志之士和有仁德之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牺牲本身的生命来成全仁德的。

????解读:孔子在这里提出了本身的生死不雅观:对生死问题的处理要服从仁的要求。对一个人来说,有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仁和义。孔子提出“杀身成仁”,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这成为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的人生格言,并激励他们在生死关头高扬了崇高的民族气节、革命气节,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事迹。

????原文: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译文:事奉那些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那些有贤德的人交伴侣。

????解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君子本身就是贤人,侍奉贤人,和有贤德的人做伴侣,对君子来说是顺理成章之事,是完全应该而合理的。

????原文: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

????译文:才智已能达到治理政事和治理国家的水平,但它的仁德不足以保持它,那么他虽然得到位子了,必然还会失去。

????解读:才智和仁德二者在一个人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仁德比才智更重要。

????原文: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lì)之,则民不敬。(《论语·卫灵公》)

????译文:才智达到治政、治国水平,仁德也足以保持,但不能以庄重的态度对待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重你。

????解读:一个人的才智、仁德、庄重态度,三者在治理百姓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很重要,但对待百姓的庄严态度是很关键的。

????原文: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才智达到治政、治国水平,仁德也足以保持了,也能以庄严的态度对待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按照礼的要求去做,那也还不是完善的。

????解读:才智、仁德、庄重态度、礼节四者在办理百姓中的作用,都是很重要的,但是要想办理得更为完善,就必需用礼节来约束行动。

????原文: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论语·卫灵公》)

????译文:百姓对于仁德的需要,超过了对水火的需要。

????解读:这句话可以理解成,民众中仁德缺乏,对仁德渴求比对水火都重要。也可理解成,民众对仁德的需要的认识,超过了对水火的需要。都可以讲得通,都表达了共同一点,就是仁德的地位高于水火的地位。

????原文: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译文:面临实行仁德的事,就是对老师也不谦让。

????解读:“当仁不让”是孔子的一句经典性名言,至今仍被人们看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代名词。其实,当仁不让就是见义勇为的意思。他都表示了孔子把实践仁德放在第一位的精神,即把仁作为衡量一切是非的最高准则,又把仁贯彻到行动中去,实践仁德。

????原文: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

????译文: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了。这就是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解读:这里清楚的告诉我们,君子究竟应该具备哪些品德。只具备一个或几个,还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君子。但每一种品德都是君子品德。仁德包罗这五项。

????原文:恭则不侮。(《论语·阳货》)

????译文: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

????解读:恭敬态度不仅是君子的品德,恭敬态度也是君子人格受人尊敬的原因。

????原文: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译文: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

????解读:宽厚不仅是君子的品格,也是一种调动众人同心同德的施政方式。

????原文:信则人任。(《论语·阳货》)

????译文: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用。

????解读:诚信不仅是君子的品德,也是交友和取得别人信任的依据。

????原文:敏则有功。(《论语·阳货》)

????译文:勤敏就能取得成功。

????解读:勤敏不仅是君子的品德,也是事业取得成功之路。

????原文: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译文:慈惠就可以使唤人。

????解读:慈惠不仅是君子的品格,也是能调动众人积极性的人格力量。

????原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

????译文: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受人愚弄。

????解读:这里告诉我们,只具备爱好仁德,还是不够的。还必需不竭地学习,不竭地充实本身,提高本身,才会使仁德持久,当然也就不会受别人的愚弄。

????原文: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译文:那种谁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是败坏道德的人。

????解读:乡愿,是指那些与世俗同流合污,欺世盗名,谁也不得罪的人。孔子反对乡愿,主张待人应以礼仁为原则。仁者对人有好恶。不讲好恶,对一切人都一味地讨好,都不得罪,这不是仁的要求,恰恰是对道德的败坏。乡愿与仁者是不相容的。

????原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强》)

????译文:广泛地学习而又坚守其志,就切身有关的问题发问而又从近处去思考,仁就在这中间了。

????解读:孔子在此提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四个概念。这是孔门的修养方法。要透彻理解,就要将之与孔子的有关言论联系起来把握。


第六章 君子为人之道

????原文: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周易·乾卦》文言)

????译文:君子的行为是以完善品徳修养为目的的,日常德行彰显,使人可见其德行之事。

????解读:君子当以成就道德为行为准则,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松懈,且光明正大地经得起人们的审视。

????原文:君子以虚受人。(《周易·咸卦》象)

????译文:君子以虚怀若谷的精神,容纳感化众人。

????解读:君子要虚怀无私,容纳他人。

????原文:君子以立不易方。(《周易·恒卦》象)

????译文:君子树立立世为人的原则,永不改变。

????解读:君子应立经久不易之志,择善而守,富贵、贫贱、威武都不能改变。

????原文: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卦》象)

????译文:君子日常言语应有实在的内容,日常行为应遵循恒定的原则。

????解读:君子说话要有内容,言之有物,行动要有结果。

????原文:君子以致命遂志。(《周易·困卦》象)

????译文:君子以不惜牺牲生命来实现抱负。

????解读:君子要有以舍弃其生命的精神,来实现其志向。见义勇为,舍生取义。

????原文: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

????译文: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因为君子的言行不时都不偏不倚;小人的言行违反中庸,是因为小人的言行无所顾忌、无所畏惧。

????解读:关于中庸,是孔子最为重要的思想。但是孔子却并没有专门定义中庸的文字。从本段话可以窥见的是,中庸思想有不偏不倚,有所顾忌、有所畏惧的内容成分。按照孔子的其他言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自然之理,精微之极致,都属于中庸的内容精神。

????原文:取诸人以为善,是与报答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报答善。(《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其实这也是帮手别人行善,所以,君子的所作所为没有比跟别人一起行善更伟大的了。

????解读:一个人行善是不够的,要和大家一起行善,才是更为高尚的事。

????原文: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上》)

????译文:一个真正恭敬的人,不会侮慢别人。一个真正俭朴的人,不会掠夺别人。

????解读:那些侮慢别人、掠夺别人的人,都是怕别人不顺从他的欲望。

????原文:君子无所不消其极。(《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处处都要追求达到至善的境界。

????解读:君子本身弘扬美德,追求的是至善至美。

????原文: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译文:凡是本身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效果的,都要反过来从自身上找原因。自身做对了,天下人自然回归向本身。

????解读:做事都有失败的时候,应该多从自身上寻找失败的原因,要先做别人的表率。

????原文: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肯,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译文:忠恕与道相去不远,不肯加于本身身上的,也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解读: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一说法,是推己及人的思想表示。

????原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译文: 人们的弊端,在于遇事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解读:好为人师,大多数是因为没有自知之明。

????原文: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品德完美,达到了最高境界的善,百姓自然不会忘记他。

????解读:君子品德达到至善尽美,会给人们留下永远的怀念。

????原文: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孟子·离娄》)

????译文:人们是由于本身有招致侮辱的言行,然后别人才敢侮辱他。一个家庭必然是本身先出现漏洞,然后别人才会乘虚而入来破坏它。

????解读:要想保持人和家庭的正常,首先保证本身和家庭内部不出问题。

????原文: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大学》)

????译文:喜爱一个人,又能认识到他的缺点;不喜欢一个人,但又能认识到它的优点。

????解读:人们往往对喜爱的人有偏见,对不喜欢的人也有偏见,这都是品德修养不高的表示。

????原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译文: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解读:文质彬彬,这是孔子所表述的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言。孔子认为,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没受过教育的乡下人,显得粗鲁。文采多于质朴,就像个管文书的小吏。只有质朴和文采相得益彰,才是个君子。仁是质,礼是文。同时,质和文的关系就是仁和礼的关系,文质彬彬,也说明仁和礼不成或缺,不成偏废。

????原文: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侍奉父母能竭尽全力。

????解读:这是君子为人之道中最为重要的孝道。

????原文:与伴侣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与伴侣相交说话诚实可信。

????解读:这是君子为人之道中的交友之道。

????原文: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不庄重自尊,就没有威严。

????解读:庄重本身就是君子应该具有的风度,这种风度不是故意装饰出来的,而是一种内在自信的外在表示。有了庄重,威严自然而然会产生。

????原文:主忠信。(《论语·学而》)

????译文:对伴侣要讲忠诚和信任。

????解读:这是君子为人的交友之道。伴侣之间维持友谊的关键是彼此忠诚和信任。

????原文: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论语·尧曰》)

????译文:君子无论人多人少,无论大人小孩,都不怠慢。

????解读:这是君子为人之道中的待人之道。对任何人都不怠慢,众寡无欺,童叟无欺。

????原文: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论语·尧曰》)

????译文:君子端正本身的衣帽,严肃本身的目光,庄严而使人生敬畏之心。

????解读:这是君子为人之道中的仪表之道,穿着整齐,表情严肃,庄严。

????原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成夺志也。(《论语·子罕》)

????译文:三军的统帅可以夺取,匹夫的志向却是不成夺取的。

????解读:这是孔子的又一脍炙人口的著名经典语言。“匹夫不成夺志”,说明君子对人的志向和人格尊严的重视。对一个人来说,坚守本身的志向,保持个人的人格尊严,不为威胁恫吓所摆荡;对他人来说,要尊重别人的志向,不成强制性地改变别人的志向。这就是君子的为人之道。

????原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译文:贫穷而不能谄媚,富有而不能骄奢。

????解读:这就是君子的为人之道 。人处于贫穷的境遇时,要保持本身做人的人格;富贵了也不要盛气凌人。

????原文: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译文:事事都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

????解读:这不是君子的为人之道。事事都依据个人的利益而忙活,就必然侵犯他人的利益,这就必然招致别人的怨恨,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有更多的人怨恨你。

????原文: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

????译文:不愁没有职位,愁的是用什么来立身处世。

????解读:这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君子不是不追求名利地位,而是首先安身于自身的学问修养,使本身具备胜任职务的学识、品德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求得别人对本身的认知和职位。这对那种得不到名位就怨天尤人,却不去努力学习修养以提高本身的人也是一种批评。

????原文: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

????译文:不愁没人知道本身,只求本身具有真才实学而被人们所知道。

????解读:要别人知道本身,或者要提高本身的知名度,最根本的在于个人脚踏实地地学而不厌,充实本身,使本身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渊博的知识,多才多能。具备了这些,不愁无人知道本身。

????原文:巧言、令色、足恭,耻之。(《论语·公冶长》)

????译文: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巴结的姿势来讨好人,是可耻的。

????解读:巧言令色是从言语和脸色上讨好别人,足恭是两脚做出巴结恭敬的姿势来讨好人。这是君子所讨厌和不为之事。

????原文:匿怨而友其人,耻之。(《论语·公冶长》)

????译文:把怨恨藏在心里,表面上却表示友好,是可耻的。

????解读:笑里藏刀,阳奉阴违,都不是君子所为,也不是君子的为人之道。

????原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译文:富与贵是人人都想要的,但是不是通过正当的渠道和办法得到的,是不能接受的。

????解读:富贵不能淫。通过不正当的渠道获得富贵,是一种不义的行为,不符合君子的为人之道,对君子来说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原文: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译文:贫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是不通过正当的办法摆脱贫困,就不会摆脱它。

????解读:以上两段,讲的是义利关系。君子的态度是对富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对贫贱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种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的崇高品德,要求人们自觉地用道义来约束本身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是一个带有遍及性的问题和原则。任何社会都存在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都要求对个人的利益实行必然的约束和节制,社会每个成员应自觉地把个人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

????原文: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如果丢弃了仁德,又怎能叫做君子呢?

????解读:仁德是君子处世的根本,是君子为人之道的核心,是君子之所以称为君子的最重要特征,失去了仁德,君子将不成其为君子了。

????原文: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译文:君子只救济急需救济的穷苦人,而不接济富人的。

????解读:从仁德的角度说救济穷苦人是仁的表示和实施,所以君子要做。君子不会为富人增加财富的。

????原文: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译文:你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解读:君子、小人的称呼起源很早。孔子之前,划分君子、小人主要是物化标准,如乘车者为君子,劳心者为君子,贵族子弟为君子,当政者为君子等等。自孔子以后,将物化标准下的君子、小人划分改变为以道德为划分君子、小人的标准。上面的话典型地说明了孔子的不雅观点:同是劳心的儒者,不都是君子,而是有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

????原文: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

????译文:人的保留是靠正直有德,不正直的人的保留是侥幸免于死亡。

????解读:正直、有德,会受到大多数人的尊敬,本身心态也安然安祥淡定,具有广阔的物质和精神的保留空间。

????原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

????译文:有能用我之道的,就去推行它;没有用我的道的,就把它隐藏在身。

????解读:这里的“用之”、“藏之”中的“之”字,都是指的君子的道德、道义。道德道义是君子为人处世的根本,无论用得上和用不上,都不能丢弃。

????原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成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

????译文:致富如果通过正道可以求得的话,即使是做市场的守门卒,我也愿意去做。如果致富不合于道而不成求的话,那我就按本身的爱好去做事。

????解读:这是君子为人之道中关于如何看待求富的不雅观点。即使做市场的基层员工,在君子看来,这就是通过本身的劳动而获得财富,就是“以其道而得之”。这里是对“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两句话的具体解释。

????原文: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用鱼竿钓鱼,不要用大绳拉网捕鱼;射鸟不要射归巢歇宿的鸟。

????解读:这里讲的是君子既要有情趣,也要有生态意识。

????原文: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赞许他的进步,不赞许他的退步。

????解读:这段是君子为人之道中关于如何看待别人的进步与后退,表白儒家积极向上的人生进取态度。

????原文: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

????译文:人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要赞许他改正错误,不要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解读:以上两段,具体表现了君子成人之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不要抓住别人的过去错误不放。这种态度表现了仁德。

????原文: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译文:奢侈了就不谦逊恭顺了,节俭了就显得简陋。与其不谦逊恭顺,宁可简陋。

????解读:谦逊恭顺,是儒家提倡的道德内容。节俭虽然显得简陋,但是由于保持了谦逊恭顺,君子宁可要节俭,而坚决拒绝奢侈。

????原文:使骄且吝,其余不足不雅观也已。(《论语·泰伯》)

????译文:如果他骄傲而又鄙吝,其他方面就不值得一看了。

????解读:这段话说明,君子对骄傲和鄙吝的厌恶,反映出重德甚于重才的态度。

????原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译文:君子要坚定本身的信念,努力地学习,誓死保卫完善的大道。

????解读:君子为了坚持本身的道德道义,要具有坚韧不拔和舍生忘死的精神。

????原文:狂而不直,侗(tóng)而不肯,倥倥(kōng)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

????译文:君子反对激进而又不直爽,幼稚而又不谨慎,无知而不守信用的人。

????解读:这三种行为是君子的为人之道中所极力反对的。君子为人之道是直爽、谨慎、守信用。

????原文: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论语·子罕》)

????译文:不忌恨别人,不乞求别人,做什么会不好呢?

????解读:忌恨别人是君子所反对的,乞求别人是君子人格所不能接受的。排除了这两点,做什么都会好起来的。

????原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译文:聪明的人不迷惑,有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解读:智、仁、勇是君子提倡的三项美德,为君子之道。《礼记·中庸》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把智仁勇看成为最高的道德。

????原文: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译文:人不说话则已,一开口必然要中肯。

????解读:孔子阅历广泛,知识渊博,见识深远,他认为说话要经过深思熟虑的。

????原文: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愬(sù),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论语·颜渊》)

????译文:像水一样逐渐渗透的谗言,使人有切肤之痛的诬告,在他面前都行不通。这就可以称为明智了。也可以称为志向高远了。

????解读:对于一个明智的人,对于一个志向高远的人,在他的人生之中,是免不了受到谗言的诋毁,也免不了受到诬告的陷害。但由于他坚定信念,谗言诬告在他面前,都不受影响,继续走本身的路。

????原文:驷不及舌。(《论语·颜渊》)

????译文: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解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传统文化中的一句经典名言,孔子最早表述。说明君子坚守本身的诺言,实践本身的诺言,言行一致。

????原文: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论语·颜渊》)

????译文: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同样重要。

????解读:君子既看重内容,也重视外在的表示形式。形式和内容是一体的,同样重要。本质就是内容,文采就是外在形式,文采光大内容,内容充实文采,二者相依相存,谁也离不开谁,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原文:先事后得,非崇德与?(《论语·颜渊》)

????译文:以做事为先,得利为后,不就是崇高的品德吗?

????解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干事业,后考虑利。这也是君子在利益面前的为人之道。

????原文: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论语·颜渊》)

????译文:检讨本身的过失,不指责别人的过失,不就是改掉本身的邪念吗?

????解读:这就是孔子在对待本身过错时的为人之道。把责己看得重,把责人看得轻。

????原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

????译文:因为一时的愤恨而去格斗,忘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本身亲属,这不就是迷惑了吗?

????解读:做事应该考虑后果,不该感情用事,忘乎所以。

????原文: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

????译文:本身做人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能完成君主使命,可以称为士了。

????解读:一个人有了知耻之心,他处处都会正确对待本身,谨慎做事,尽量避免因犯错误而感到可耻。这样他就会顺利完成本身的使命。

????原文: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译文:君子说话有信用,说到做到;行动果断、一干到底。

????解读:守信重诺,是君子的应有品质。

????原文:乡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译文:君子,乡里的善人都喜欢他,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

????解读:君子是“恶不仁”之人,因此,乡里的坏人厌恶君子也是正常的。

????原文: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论语·子路》)

????译文:在君子手下工作容易,但讨他喜欢却难。不安正道去讨他喜欢,他不会满意;到他用人的时候,他总是量才使用。

????解读:君子正大光明、心胸坦荡,反对谄媚取宠之人,也反对拍马巴结行为。用人并不因为你讨不讨他喜欢,而是按照你的能力和才华。

????原文: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论语·子路》)

????译文:不能始终如一地保持本身的道德操守,有时就会遭受耻辱。

????解读:自始至终保持道德道义,一身正气,庄重就会有威严,是不会有耻辱的。

????原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译文: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闲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解读:一个真正的士,是不会把物质生活看得过重的。

????原文: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译文:贫穷而能没有怨恨,这是难以做到的;富有而能不骄傲,倒是容易做到的。

????解读:只有君子才可以“不患贫”,在贫贱时仍然保持本身的信仰而不怨恨。

????原文: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译文:说的话超过本身的行动是耻辱的。

????解读:言行一致才是美德,言过其行为可耻。提倡言行一致的风气。

????原文: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之道有三: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解读:君子有远虑而无近忧,有智慧所以不会被迷惑,有勇气而不会畏惧。

????原文:不逆诈,不亿不信,拟亦先觉者,是贤乎?(《论语·宪问》)

????译文:不事先猜疑别人的欺诈,不无按照地猜测别人不诚实,但对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却能事先觉察,这就是贤人吧。

????解读:不随意猜疑猜测别人,是因为君子有仁心;能提前觉察别人的不诚实,是因为君子有足够的智慧。

????原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译文:没有长远的考虑,必然会有眼前的忧患。

????解读:人应该有长远的人生目标,博大的胸怀。要学君子坦荡荡,不学小人长戚戚。

????原文: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以义作为行事的根本,用礼仪来实行它,用谦逊的态度来表达它,靠诚信来完成它。

????解读:义、礼、信,是君子人生在世遵循的信条和规则。按此信条和规则做事,是必然能取得成功的。

????原文: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

????译文:花言巧语会败坏一个人的德行。

????解读:有德行的君子是处处慎言的。一般的人花言巧语,当然会自我败坏德行。

????原文: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译文: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的谋划。

????解读:为了实现本身的人生宏伟目标,对小事不要计较;为了做大事成功,小的挫折、小的委屈、小的纠纷等等,都要忍耐忽略。

????原文:君子贞而不谅。(《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解读:谅,是不问是非地死守信用,即小信。这里说明了孔子关于“信”的重要思想:不能孤立地讲信,信要服从于道,即服从于仁和礼。离开了仁和礼的大原则,不问是非地讲“言必信”,这是小人对信的理解,为君子所不取。

????原文: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

????译文:先要认真办事,然后再拿俸禄。

????解读:这里提倡的是,以敬其事为先,以得利禄为后。即今日所说工作第一,享受第二的意思。

????原文:恶夫佞者。(《论语·先进》)

????译文:君子厌恶花言巧语狡辩的人。

????解读:花言巧语和狡辩的人,往往不是脚踏实地的人,也是不实事求是的人,也是不稳重的人,君子当然厌恶了。

????原文: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译文: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

????解读:有了困难和危险,当事人应该同心协力给以克服。在遇到困难危险时,辅助人员更应该不屈不挠帮手解决问题。

????原文: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本身心里想做什么,而又必然要找出理由来为本身辩白的做法。

????解读:这种行为是不老实的人的一种不老实的行为,君子当然反对了。

????原文: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成忍也。(《论语·八佾》)

????译文:季氏(执事鲁大夫)在本身家里用只有天子才用的八修舞来举行舞会,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他不忍心做呢?

????解读:“是可忍,孰不成忍”是一句千古名言,至今脍炙人口。它起源于孔子对季孙僭越行为的谴责。孔子的正名学说,把僭越行为看得很严重,故有是说。孔子强调遵守制度和规矩的重要性。

????原文: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有九个问题要思考:看时,要考虑是不是看明白了;听时要考虑是不是听清楚了;本身的脸色,要考虑是不是温和的;容貌态度,要考虑是不是谦恭了;言语说话,要考虑是不是忠诚;办事要考虑是不是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考虑向人家请教;忿怒时,要考虑是不是会有后患;看到将有所得,要考虑是否合于道义的要求。

????解读:这段话是孔子对《尚书·洪范篇》的学习发挥。《尚书》提出五种考虑,孔子发挥为九种。

????原文: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看见好的行为总像赶不上似得,努力去追求;看见不好的行为,就像要把手伸进滚烫的锅里一样,赶紧躲开。

????解读:追求真善美,厌恶假恶丑,是由君子的本性决定的。

????原文:隐居以求其志。(《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隐居避世以追求本身的志向。

????解读:隐居只是君子修身和为人之道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君子的人生目标。他和宗教信徒的隐居是有本质的区别。所以,人虽在隐居,但仍在追求本身的人生志向。

????原文: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做符合道义的事以实现本身的主张。

????解读:君子胸怀的是道德道义,主张的也是道德道义,做符合道义的事,就是在实践本身的主张。

????原文: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论语·阳货》)

????译文:外表严厉而内心薄弱虚弱,拿小人来比方,就像钻墙洞的小偷吧。

????解读:小偷就是小人,外表严厉而内心薄弱虚弱的人就是小人。

????原文:见危致命,见得思义。(《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遇见危险能献出本身的生命,见到有所得时能考虑是否合于道义的要求。

????解读:见义勇为,见得思义,是君子的道德道义决定的,当然也是君子的崇高行为。

????原文: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子张》)

????译文:大德大节上不能超越边界,小德小节上有点出入是可以的。

????解读:这段说明了孔子的权变思想,不死板,灵活处事。“小德出入”是在万不得已和不得不为之时才会有的。这句话的另一表达是“君子贞而不谅”。

????原文:君子不伤脾胃。(《论语·尧曰》)

????译文: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又无所耗费。

????解读:君子是通过本身正确的施政方法来使百姓获得恩惠,而不是通过破费本身个人的钱来救济百姓。

????原文:(君子)劳而不怨。(《论语·尧曰》)

????译文:君子使百姓劳作,而又使百姓不怨恨。

????解读:君子是通过正确的施政方法调动百姓的积极性,所以百姓劳作而不怨恨。比如“使民以时”,在农闲时间让百姓出劳务,百姓就不怨恨。

????原文:(君子)欲而不贪。(《论语·尧曰》)

????译文:君子要有欲望,而不贪婪。

????解读:君子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但君子是有欲望而不贪婪,要有节制。

????原文:(君子)泰而不骄。(《论语·尧曰》)

????译文:君子安泰而不骄傲。

????解读:君子心胸坦荡荡,心地坦然,本质决定他是不会盛气凌人的。

????原文:(君子)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译文:君子威严而不凶猛。

????解读:威严是君子的一种风度,是君子庄重神态的外在表示,只会给人以敬重而不给人以凶猛的感觉。

????原文: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译文:众人都厌恶他,必然要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也必然要去考察一下。

????解读:一个人的好坏,不能单纯依靠众人的口碑定论,而是靠君子本身亲身考察。君子不能人云亦云,而要有本身的思考。

????原文:于乡党,恂恂如也。(《论语·乡党》)

????译文:君子在乡里人面前,要显得恭顺诚信,好像不善于扳谈。

????解读:乡党,就是本身土生土长的家乡近邻或近亲,在他们面前,态度应该谦恭。

????原文: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

????译文:还没能侍奉人,怎么能侍奉鬼呢?

????解读:孔子是不谈论鬼神的。他对鬼神的态度,是敬鬼神而远之。

????原文: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译文:对生的道理还不知道,怎么能知道死呢?

????解读:这两段表示出君子对鬼神生死的现实的、理性的态度。联系孔子曾说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有智慧,可以看出孔子重视的是社会问题、人生问题和专心为百姓做事。

????原文: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子张》)

????译文:固守道义而不弘大,信仰道义而不忠实于它,这究竟是有道德呢?还是没有道德?

????解读:孔子这里说的,显然是指的那些不是完全有道德的人。既然固守道德,就应该将它发扬光大;既然信仰道义,就应该忠于道义。这才是真正有道德道义的人。


第七章 君子修养之道

原文:君子以果行育德。(《周易·蒙卦》象)

译文:君子要坚持以果断的行动来培育美德。

解读:这话的本来意思是指山泉蒙蒙初开,清澈明快,发展无限,比方初期教育。君子要果敢决定做好孩子们的启蒙教育。这里我们只取原文的书面意思。

原文: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周易·大畜卦》象)

译文:君子应该尽量多地记取前贤的名言和善行,来增进本身的道德。

解读:记住以前贤人的教诲和他们的行为,为本身积累道德学问。

原文:君子以自昭明德。(《周易·晋卦》象)

译文:君子应本身照亮本身,使本身的光明德性更加明显光辉。

解读:君子应本身发现本身内在的良知和德行,不要被暗中蒙蔽。

原文: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周易·乾卦》九三)

译文:君子整天勤勤恳恳,自强不倦,即使在夜晚也很戒惧警醒。即使面临危险,也不会有灾祸。

解读:自强不息的君子白日不竭精进本身,晚上也警惕而谨慎,时刻有戒惧心理。这样谨慎做人,即使有危险,也不会有灾祸发生。

原文:君子以同而异。(《周易·睽卦》象)

译文:君子应求大同而存小异。

解读:万事万物因不同才彼此吸引,君子与人相处,就应该讲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从而互相切磋,不竭进步。

原文:君子以惩忿窒欲。(《周易·损卦》象)

译文:君子应当按捺忿激,堵塞本身的邪欲,防止自损不善。

解读:君子应遏制怒气,杜绝嗜欲。

原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成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生命也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要是两者不能同时都得到,我就宁可牺牲生命而取得义。

解读:“舍生取义”表示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但是,当大义超过生命的价值时,便不能苟且偷生。

原文: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zào)尔。(《礼记·中庸》)

译文:言语要照顾到行为,行为要照顾到言语,这话做到了,君子怎么能不努力自勉呢?

解读:君子言行要一致,说得到做得到,也要做得到说得到,言语互相照应。

原文: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礼记·大学》)

译文: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本身的心意。意欲使本身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

解读:获取知识才能使人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就会端正好本身的心意,端正好本身的心意,就会修养好本身的品德。

原文: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译文:一切人都要以修养品德作为根本。

解读:品德修养好了,才能家和万事兴,才能社会和谐,天下太平。

原文: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礼记·中庸》)

译文:君子内心反省本身而不感到内疚,无愧于心。

解读:君子时刻反省本身,因心地坦然而不内疚。

原文:君子所不成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礼记·中庸》)

译文:别人不及君子的原因,正是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和看不到的地方能够严格要求本身。

解读:君子人前人后,别人看得见或看不见,都表里如一,都严格要求本身。

原文:所谓修身在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礼记·大学》)

译文:如要修养好品德就要端正心意。心中愤愤不服,则得不到端正;心中恐惧不安,则得不到端正;心里有偏好,则到不到端正;心里有忧患,则得不到端正。

解读:个人修养品德,关键是是端正好心意,要有好的心态。凡是心中愤愤不服、惊恐不安、有偏好、有忧患等情绪干扰,都会影响自身的品德修养。

原文: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应首先谨慎地修养德行,具备了德行才能获得民众。

解读:道德的有巨大的感召力,它可以唤起民众,因此君子能得到民众的信任。

原文:君子不成以不修身;思修身,不成以不事亲;思事亲,不成以不知人。(《礼记·中庸》)

译文:君子不能不修养德行。想要修养德行,不能不侍奉亲人。想要侍奉亲人,不能不知贤善用。

解读:这里讲的修养和侍奉亲人、知贤善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原文: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罢了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礼记·中庸》)

译文:真诚是本身成全本身。道是本身引导本身,君子把真诚看得非常珍贵。真诚不只是成全本身,还要成全万物。成全本身就是仁义,成全万物就是智慧。

解读:每个人做人都要真诚。真诚是成全本身和万物的一把钥匙。

原文:知、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译文:智慧、仁爱、英勇这三者是天下的大德行。喜爱学习就接近智慧,努力实行就接近仁爱了,知道羞耻就接近英勇了。

解读:智、勇、仁三种高贵品质,离我们每个人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只要肯实践,智仁勇都是可以实现和得到的。

原文:齐名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礼记·中庸》)

译文:清心寡欲,服饰端正,无礼的事不做,这是修养德性的方法。

解读:修养本身的德性,要严肃,少杂念,尊礼仪。

原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伴侣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本身,为别人办事是不是不遗余力了?与伴侣交往是不是诚心可信了?老师传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

解读:这是孔子著名的大弟子曾参所说的话。这里的“日三省”,大多数意见是每天多次反省检查本身。但是按照后面提到的问题,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我每天都从三个方面的问题反省我本身:为人办事是不是尽力了、对伴侣是不是做到诚信了、学业是不是复习了。这三个方面是我每天都要反思的。

原文:贫而无谄。(《论语·学而》)

译文:贫穷而不能谄媚。

解读:人虽穷,但不能失去做人的人格。

原文: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译文:富有而不能骄横。

解读:骄横是不仁的表示,人不能为富不仁。

原文:贫而乐,富而好礼。(《论语·学而》)

译文:贫穷也要乐于道义,富有也要爱好礼仪礼节。

解读: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是孔子希望人们达到的抱负境界,也是他进行道德教育想要达到的目标。他希望以此来达到社会的安靖。

原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不忧虑别人不了解本身,只怕本身不了解别人啊。

解读:既然是君子,最了解本身的还是本身,所以他不会顾虑别人不了解本身。其次本身的道德修养、学识都优秀,人们早晚都会了解的,也是不须忧虑的。值得担忧的倒是本身不了解别人。因此,当务之急是了解别人。

原文: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译文:古人的话不轻易说出口,是以本身的行为跟不上说的话而感到可耻。

解读:君子提倡三思而后行,先做后说,少说多做,说到做到。君子同时还主张言必信,行必果,承诺的事必然实践诺言。这是君子不轻易说话的根本原因。

原文: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

译文:因为约束本身而犯错误是很少的。

解读:约束本身是一种自我严格要求的表示,也是一种处事谨慎的表示,用来约束本身的是礼义,这就会少犯错误。

原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总想要在语言上迟钝,而行动做事敏捷。

解读:这里讲的是言行关系。孔子所以提倡言语迟钝、做事要敏捷,是因为他担心说到而做不到,认为君子对本身的言论不能身体力行感到可耻。

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文:勤敏好学,不以向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

解读:好学的人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向比本身高明的人请教,更要向比本身地位低的人学习,向学习成绩比本身差的人学习。这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精神是一致的。

原文:过则勿惮改。(《论语·子罕》)

译文: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

解读:君子一贯认为,不怕有错,怕有错不改。一个人可贵之处在于有了错误能马上改正。

原文: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译文:本身生了气,不发泄到别人头上;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解读:孔子特别提出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作为好学的表示来加以赞扬。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重点在道德的修养。不贰过,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认真领会,也是我们生活中警句。

原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译文:对品德不去修养,对学问不去讲习,听到了道义而又不改变本身去按道义做,有了不善的言行又不改正,这些是我所担忧的。

解读:这里把道德修养、学习和改过相提并论,说明孔子在提倡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的同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能改正本身的过失和不善。可见,孔子对改正错误和过失,是非常重视的。

原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译文:立志于道,据守于德,依靠于仁,游习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解读:这里说明孔子的教育内容,德、智、体皆顾:政治思想方面有道、德、仁;知识方面有礼、乐、书、数;体能方面有射、御。当然,所有的科目都有学知识的一面,礼、乐也包含思想教育的内容。

原文: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泰伯》)

译文:君子所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注意本身的容貌,就可以避免粗野放肆;端正本身的脸色,就接近于诚信;注意本身的言辞语气,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违背礼了。

解读:这是孔子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容貌、脸色、言辞都是道的外在因素。

原文: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译文:君子内心自省而问心无愧,还有什么可忧愁和畏惧的呢。

解读:君子心底无私天地宽,君子坦荡荡,光明磊落,做事光明正大,所以才问心无愧。所以他没有可忧愁的事,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值得恐惧的。

原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反省本身有无类似的弊端。

解读:“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是孔子非常有名的经典语言,是君子对自省的具体要求,说明内省要和向他人学习相结合。

原文: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见到财利时,就想是否合乎道义。

解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懂得和明白的是义,小人懂得和明白的是利。当君子见到财利的时候,他首先要考虑的是,这财利来源是否合乎义?本身得之,是否以其道得之?不以其道得之,君子是不会要的。

原文:见危授命。(《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遇到危险,便肯献出本身的生命。

解读:见义不为非勇也,及见到合乎义的事不去做不能算勇。仁者必有勇,临危不惧,见义勇为是君子应具备的本质和品质。

原文: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长期处于穷困,也不忘记平生的诺言。

解读:以上三条,别离提出了在有利可图、遇见危难和久居贫困三种不同情况下,要思义、授命、不忘诺言。这都是合乎义的行为。

原文: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到该说话的时候才说,所以别人便不讨厌他说话。

解读:到了该说而不说,叫做隐藏、隐瞒;不到说的时候说了,叫暴躁;到该本身说的时候说了,别人当然就不会讨厌你说的话。

原文: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到了快乐的时候才笑,所以别人不讨厌他笑。

解读:悦是内心高兴,乐是表示于外在高兴,外在高兴的表示一般是脸部的笑。所以,笑是君子快乐时自然的表情释放。快乐而笑,笑得其时,表情流露自然,所以,别人不讨厌他笑。

原文: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合于道义的财利他才取,所以别人不讨厌他取。

解读:富与贵,人人都想得之,但是在君子眼中,不以其道得到的财富,是不取的;贫穷是人人都不肯意的,但不以其道摆脱贫困,君子宁可贫困。当财利符合道义时,君子取之,别人是不会讨厌的。

原文:其言之不怍(zuò),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

译文:说话大言不惭,那么要实行这些话就很难。

解读:超过本身的能力说大话而又不感到羞耻,言过其实而不负责任,他说的话当然就很难落实,很难有结果。

原文:邦有道,榖;邦无道,榖 ,耻也。(《论语·宪问》)

译文: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时还做官拿俸禄,就是可耻。

解读:天下有道,当官为民谋福利,拿俸禄心安理得;天下无道,还违背良心,还心安理得地拿俸禄,这就只是为个人的利益做官得财,当然是可耻的。

原文: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

译文: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事,不轻易颁发本身的看法。

解读:君子应颁发成熟的看法。只有本身懂得的事才颁发看法。

原文:君子于其言,无所苟罢了矣。(《论语·子路》)

译文:君子对于本身的言论,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

解读:君子应对本身所说的所有的话,都要负责,做到一丝不苟。

原文: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难矣。(《论语·宪问》)

译文: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表示,可说是难能可贵了。

解读:好胜、自夸、怨恨、贪欲,这四种缺点与君子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格格不入,君子无此表示是自然的。但对一般人来说,则是少见,所以难能可贵。

原文:正而不谲。(《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正派而不诡诈。

解读:君子正派是其本性,因为正派,所以不奸滑欺诈。

原文: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

译文:对上级,不要欺骗他,要能犯言直谏。

解读:这是对做下级的人员对上级应有的负责任的态度,不能采取阳奉阴违和报喜不报忧,应该实事求是、实话实说,不怕冒犯领导,去进行劝导。

原文: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译文:任何时候都不怨恨天,不责怪人。

解读:“不怨天尤人”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

原文:知其不成而为之。(《论语·宪问》)

译文: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

解读:这里说的是君子为了实现抱负的执着精神。

原文:修己以敬。(《论语·宪问》)

译文:提升本身,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事务。

解读:修养本身是为了培养本身的道德道义,做事就能恭敬认真。

原文: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

译文:修养本身,以使别人安泰。

解读:修养本身,既给本身带来愉悦,也能使别人安靖快乐。

原文: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

译文:修养本身,以使百姓安泰。

解读:以上三段,说明君子把修养看做是君子安身处世和办理政事的根本。修己是为了立身治国,立身治国的根本是修己。这是一种把政治道德化思想的反映。

原文: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也有穷的时候,但能固守其道;小人穷困了,就胡作非为了。

解读:君子能正确看待得志和失意、贫穷和富贵,也能拒绝不义之财,所以在贫穷之时,仍然能保持本身的道德道义。小人追求的是利,所以贫穷之时,就容易作乱。

原文: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论语·卫灵公》)

译文:国家有道,要像箭一样正直;国家无道时,也要像箭一样正直。

解读:正直是君子的本性,无论在何种形势下,君子都要坚守本身的道德底线。

原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

译文:国家有道时,就出来做官;国家混乱无道时,就把本身的主张和本事藏在怀里。

解读:天下有道之时,君子能实现本身的抱负,就做官;天下混乱,不具备实现本身抱负的客不雅观条件,所以就要把本身的雄心壮志怀藏起来。

原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督责要求本身严而对别人督责宽,就可以避免怨恨了。

解读:责己严,责人宽,这是君子为求得人际关系和谐而提出的一项原则。对于今天我们进行个人修养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提供了重要的原则和方法。

原文: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之忧虑本身无能,不忧虑别人不了解本身。

解读:这与孔子曾说过的“不怕别人不知道本身,怕的是本身没有能力”的话是倒置关系。君子应该以本身的道德道义、学识和才能,叫世人认识本身。

原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担心死后名字不为人们称颂。

解读:君子喻于义,他生前就是为了道义而生,希望本身死后留名,这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为了能死后留名而受到人们称赞,他活着的时候,就一心追求道义,行仁德,做有利于百姓的事。

原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求之于本身,小人求之于别人。

解读:以上三段可以看出,君子认为人的一生不该默默无闻,应该能立德立功立言,传名于后世。要做到这一点,不靠别的,要靠本身的努力。

原文: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如果有受到称赞的人,那是经过考验的了。

解读:百姓所称赞的人,都是经过百姓考验的人。

原文: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译文:人能把道德学问发扬光大,不是道德学问来发扬光大人。

解读:人们通过学习充实了本身的道德学问,道德学问改善了本身的心灵,在言行中又表现了道德学问,使道德学问发扬光大。如果本身无意求得道德学问,只是拿道德学问来装点门面,用道德学问当工具,来扩大本身个人的影响,这就不是人能弘道,而是以道来弘人。

原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有了过错而不加改正,这就真的是叫过错了。

解读:这是孔子的一句永远都不会过时的经典名言。人不成能不犯过错,重要的是及时改正过错和不重犯过错。

原文: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感叹,时间是一天天过去了,岁月是不等人的。

解读:这句话与孔子所说“逝者如斯夫”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叫人们要爱护保重宝贵的时光,不要虚度年华。

原文: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译文:在路上听到了传言,就沿路到处传播,这种人是对道德的背弃。

解读:君子的品行中有一条称为“慎言”,这也是君子道德中所要求的。路上听到的传言,当还不能证实其真伪的情况下,就到处散布,当然是对道德的背弃了。

原文:往者不成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译文:过去的已经不成挽回,未来的却还可以去追求。

解读: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过去的就已经过去了,要向前看,要安身于未来,重新开始新的一页。

原文: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译文:任何时候都不降低本身的志向,不辱没本身的身份。

解读:在顺利的形势下不降低本身的志向易,在艰难的处境下,不降低本身的志向难。君子在任何情形下,都不会降低本身的志向和辱没本身的身份。

原文: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译文:小人犯了过错,必定要进行掩饰。

解读:君子坦荡荡,所以他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就能坦然承认,马上改正。小人常戚戚,整天处于忧虑之中,就怕别人说他的不好。所以一旦有了过错,担心别人议论他,就必然对本身的错误进行掩饰。

原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的过错就比如日食月食,有了过错,人们都看得见;改正了过错,人们都恭敬他。

解读:君子光明磊落,君子的错误就同君子的优点和成就一样,众人都是看得见的。君子不怕犯错误,是因为君子犯错马上能改。所以人们尊敬君子。

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

译文:孔子说,韶乐是美到极点了,善到极点了。

解读:“尽善尽美”是孔子所表达的几千年脍炙人口的,至今流传的经典名言。《韶》,据说是舜时期的乐曲名,是以圣德受禅为思想内容的。孔子对韶乐佩服得五体投地。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与齐太师语乐,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其中的“乐”就是指的韶乐。他听了韶乐以后,曾三个月不知道肉的滋味,可见韶乐的尽善尽美。同时也说明孔子年轻时,音乐欣赏水平已经相当高了。

原文:不直,则道不见。(《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不直率地进行辩说,正确的道理就表示不出来。

解读:真理不辩不明,越辩越明。

原文: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正义确在我)对方纵是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解读:君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往无前,强调君子的气魄。

原文:古之君子,过则改之。(《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君子有了过错,就能马上改正。

解读:君子不是从不犯错误,君子可贵之处在于犯了错误就能马上改正。


第八章 君子孝悌之道

原文: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周易·遯卦》象)

译文:君子应远离小人,虽不表示厌恶,但是应以威严自律来远离小人。

解读:小人伤害君子,是由于小人心胸狭窄、不能宽容待人的结果。因此远离小人,就是严于律己。

原文: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周易·渐卦》象)

译文:君子要积蓄贤德,逐渐改变落后的风俗。

解读:君子在安闲平凡的日子里,要善言善行,日积月累,以备将来成就大业。

原文:君子以俭德辟难,不成荣以禄。(《周易·否卦》象)

译文:君子应该收敛和自我约束,以避免灾难,不成被荣华富贵所迷惑。

解读:君子收敛德行,本身严格要求本身,不要与人同流合污。

原文: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周易·同人卦》彖)

译文:只有君子才能沟通天下人的意志,使之都成为志同道合之人。

解读:通天下之志就是天下人同心同德,只有君子能领导大家同心同德。

原文:父母之年,不成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译文:父母的年龄不能不不时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解读: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应该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连本身父母的年龄都不知道,就不成谓孝。更不要说在父母生日时为白叟家祝寿了。一方面要祝福父母健康长寿,另一方面要时刻为父母年纪大健康容易出问题而担忧,这是做子女应该考虑的。

原文: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

解读:侍奉父母尽心竭力,这是子女的义务。这应该包罗对父母在精神上及物质上都应该尽心竭力两个方面。

原文:父在,不雅观其志。父没,不雅观其行。(《论语·学而》)

译文:父亲在,看儿子是不雅观察他的志向;父亲死了,是不雅观察他的行为。

解读:父亲在的时候,由于儿子不能独立处事,所以关心的应是儿子的抱负、志向,而不是儿子的行动;父亲去世后,儿子独立处事,所以不雅观察的重点是儿子的行动。

原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译文:孝顺父母,就是要在他们活着的时候,要按照对待父母的礼节礼数来侍奉他们;父母死了以后,要按照礼节礼数来安葬和祭祀他们。

解读:孝悌是仁之本,而孝的要求就是事之以礼,葬祭之以礼。由此也可见仁和礼是不成分的:礼的规定表现了仁的要求,依礼而行就是仁。

原文: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译文:孝就是做子女的要使本身的父母只为儿女的疾病担忧(不必为子女的其他事情担忧)。

解读:子女要免除父母为本身除了身体疾病之外的事担忧,子女应本身处理好事业、社交等所有事务,免得父母操心。父母对子女其他方面能少操心,这就是子女的孝顺表示。

原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译文:现在所谓的孝,只是说能赡养父母就行了。但是,如果对父母不敬,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解读:君子强调对父母的孝不能仅仅限于能养老,而重要的是强调一个敬字。孝字应首先表现在子女对父母的情感方面,而不该该只是经济上的赡养。

原文: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译文:难的是对父母要经常和颜悦色。只是父兄有事儿女去做;有酒饭给父兄吃,这样就可以成为孝道了吗?

解读:这里同样是在强调对父母重在感情。人的脸色是内表情感的表露,所以说难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和发自内心的敬爱之情。光有替父母做事和供父母吃饭是不完全的孝。

原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译文:弟子们在家要尽孝心,出门在外对待一般友人要像对待兄弟一样尊重和友爱。

解读:悌,就是爱护兄弟。弟子在家尽孝,出门以后对待和本身同辈的人就像亲兄弟一样友爱。这是孔子对“悌”的概念的扩展,表现了儒家的博大胸怀。

原文:(孝)无违。(《论语·为政》)

译文:孝就是不违背礼节。

解读:尽孝一方面要在心里边和行动上尽孝,使父母快乐愉快为标准;另一方面,尽孝也要按照礼仪礼节方面的规定去做。这一方面是为了督促不孝之子为父母尽孝,另一方面是告诫人们,不要做一些无实际意义的事情。

原文: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译文: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合错误的地方,就要很委婉地劝止。本身的意见表达了,父母不听从,还是必恭必敬不违抗,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解读:这里表达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孝敬父母的问题,二是劝谏父母的问题。孝敬父母时,不论父母是否有不合错误的地方,不论父母是否接受劝谏,都应该有孝敬的态度,不该该有怨恨。劝谏,不仅对父母,即使对其他人也都存在是否听从的问题。父母做得不合错误,也应该批评、劝谏。父母不听从,子女从心里应该担忧,而不是怨恨。

原文:丧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

译文:丧事做到尽哀就可以了。

解读:君子办丧事,最重要的是对父母的哀痛之情。孔子主张尽哀了,其他可从简。

原文: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在给父母治丧期间,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

解读:治丧是对父母尽孝的延续,应以尽哀为是。

原文: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论语·子张》)

译文:人没有能本身竭尽其感情的,如果有,则必定在父母死亡的时候吧。

解读:只有在父母治丧期间,人才能倾尽本身的全部情感。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情流露,也是孝的本质表示。

原文:老者安之,伴侣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译文:君子能使老者安心,使伴侣信任我,使青年人怀念我。

解读:这是孔子的志向,也是社会和谐的标识表记标帜。老年人安于奉养,伴侣之间彼此信任,青年人怀之以恩,社会整体和谐。君子社会交往和处理政事中,对白叟、伴侣、青少年,都要关注到,他们对君子或执政者也会有一个良性的回报。

原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译文:君子能取长补短,协调各种不同意见,以达到和谐,但绝不是苟且求同,也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是苟且求同,不讲不同意见的协调。

解读: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如烹饪是五味相和,音乐是五音相谐。同样的东西凑在一起叫做同,如一碗水加在一桶水里。同则没有五味的不同,也没有五音的不同。和与同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和就是使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意见达到和谐、协调。力求和谐与和谐的破坏,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状态,对事物的发展都是重要的。我们要力求和谐、团结、不变,达到“和而不同”,而不是盲从附和。

原文:乐节礼乐。(《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以礼乐协调和调节本身为乐。

解读:君子是以礼仪礼节来调节本身的行为的,在以礼协调、调节之时,乐在其中。

原文:乐道人之善。(《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乐。

解读:别人有了进步和优点,是遵循礼和仁的要求的结果。礼和仁得到发扬光大,君子当然高兴。他在称道别人的好处时,本身也感到快乐。称道别人的好处,也是君子的修养的必然行为。

原文:乐多贤友。(《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以有许多贤人做伴侣为乐。

解读:君子也是贤人。贤人之间是志同道合的。贤人多了,伴侣就多了,心里当然是快乐的。

原文: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成行也。(《论语·学而》)

译文:只知道要和,而一意求和,不消礼来节制,也是不成行的。

解读:提倡和谐、协调,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庸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是以和为贵的,但他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如果单纯为和而和必定是行不通的,必需要有礼的规定来约束调节。所以孔子提倡的和,不是无原则的调和与和稀泥。在实际运用礼仪礼节时,不能不按礼仪的规定,但也不能过分,以能达到和谐为标准。只要大家觉得和谐、协调了,这就完美了。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应该以协调、和谐为标准。

原文:少之时,血气不决,戒之在色。(《论语·季氏》)

译文:人年轻的时候,血气不决,要戒除的是迷恋女色。

解读:君子按照年轻人生理发育特点,提出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原文: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论语·季氏》)

译文:人壮年之时,血气方刚,要戒除的是好斗。

解读:君子按照壮年人生理发育特点,提出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原文: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译文:人老年之时,血气已经衰微了,要戒除的是贪得无厌。

解读:君子按照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提出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以上三段话,是孔子按照人在少年、壮年、老年的不同特点,别离提出君子修养的重点,说明孔子对于道德修养已有较为具体的研究,值得注意。

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饮食吃饭,不要求吃得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闲。

解读:这里谈的是君子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方面的要求。不外分求全于生活条件,重要的是把工作做好。

原文: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译文: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知书识理、立身处世;四十岁时能坚定本身的学说而不迷惑;六十岁时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一切话都能听进去;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也不会越出规矩。

解读:“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耳顺”一语,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他把人成年以后,各个年龄段的人文特点言简意赅地给以表述。

原文: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论语·先进》)

译文:不管有没有才能,但总是本身的儿子。

解读:讲孝悌和谐,孔子大多讲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孝,尽管孔子主张父行父道,但父对子的话却讲得不多。此处就是讲的父亲对儿子之情。

原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吃粗粮,喝白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解读:安贫乐道,以苦为乐,贫贱不能移。

原文: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发奋读书,快乐的把一切忧虑都忘了。

解读:君子具有的多么淡然的心态。

原文: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闲居的时候,仪态温和舒畅,脸色愉快。

解读:君子闲适散淡,不亦说乎。

原文: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译文:君子吃饭的时候不扳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

解读:这里有养生道理,有科学性。

原文: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

译文:君子和乡里人饮酒的时候,等白叟出去以后,本身才出去。

解读:这里表现君子的尊老爱老之情。

原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á),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礼记·中庸》)

译文:凡事有预计就会成功,没有预计就会失败。说话事先想定就不会语塞。做事事先想定就不会感到困难。行动前事先想定就不会内心不安。法则事先想定就不会陷入绝境。

解读:做任何事情,在未做之前,都要谋划好,考虑周全,心中有数、有底,做事按照预先的计划去落实,那就必然会成功。

原文: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重视道德德性,使道德高尚的贤人在位,才华出众的能人来任职。

解读:选拔用人的标准,首先重在思想道德品质,然后是重视能力。

原文: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孟子·离娄上》)

译文:不雅观察人的方法,没有比不雅观察人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人们心中的丑恶。一个人心中正直,眼睛就显得清明;心中不正直,眼睛看上去就不免昏花。

解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能反应一个人内心的奥秘。

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成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要是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宁愿不要鱼而要熊掌。

解读:鱼和熊掌都是美味,但熊掌味更美,所以我要熊掌。在我都想要的两样东西中只能要一样,只能拔取价值最大的。

原文:仁、义、忠、信,此天爵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仁义忠信、好善不止,这便是天然的爵位。

解读:孟子认为,爵位有报答的爵位,如公卿大夫等;有天然的爵位,如仁义忠信等。天然的爵位就是道德的培养。在正常的社会里,天然的爵位培养好了,报答的爵位便随之而来。但是,有的人修养天然的爵位,把它当做敲门砖,是为了得到报答的爵位。一旦报答的爵位到手了,便抛弃天然的爵位。这是错误的。

原文: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孟子·告子下》)

译文:拿关系重大的吃的问题,与无足轻重的礼的细微末节比拟力,吃的问题岂止是重要吗?

解读:在按礼节找食物就得饿死,不按礼节找食物就能得到食物二者之间,孟子认为后者更为重要,二者不能相提并论。礼,固然是重要的,但细节的礼节和能救命的食物比拟,小礼节便要服从生命的需要。不要死板地对待礼节。

原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译文:上天要把重大的任务加在这个人的肩头上,必然要先使他心志遭到熬煎,筋骨劳累,体内饥饿,口袋空空,行为处处被扰乱,就是为了心志得到熬炼,性格坚韧,由此培养他平时所不能具有的能耐。

解读:这是两千多年来,志士仁人应对艰苦环境、培养坚定意志、刻苦熬炼本身的座右铭,是千古经典名言,至今仍是我们激励本身的动力。

原文: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chèn)疾。(《孟子·尽心上》)

译文:那些有德行、聪明、学术和才智的人往往来自艰危的处境。

解读:艰危和苦难对君子来说是人生的一种财富,对很多人来说,困难处境能不低沉,不悲不雅观,把困难当作动力,自强不息。

原文: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尽心上》)

译文:君子有三桩乐事:父母全都健在,兄弟也没灾没病;上对得住天,下对得起人;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对他们进行教育。

解读:父母兄弟都健在,是人之所愿,其乐可知。君子怀德,无愧于天地百姓,其乐也可知。得到优秀的学生,使本身的道德道义后继有人,并且多年后很多人将以此会受到好处,其乐也可知。

原文: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尽心上》)

译文:智者本应无所不知,但必需急于处理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仁者本应无所不爱,但必需把亲近贤人当作唯一的急务。

解读:解决当务之急,尊重德才皆备的贤人,是最为要紧的事。

原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译文:百姓是最重要的,其次便是社稷,君主要算是较轻的了。

解读:“民为贵,君为轻”,孟子的民本的思想难能可贵。

原文: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译文:得不到行为合乎中庸的人而与之交往,那就必然要找志高行狂和拘谨守节的人相交往。志高行狂的人勇于进取,拘谨守节的人有所不为。

解读:中行,即行为合乎不偏不倚。孔子要求进能践行道义,退能有所不为,在不同的情况下能采取不同的态度。只有兼备这两个方面,才是合乎中庸,即中行。狂者勇于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虽然各有可取之处,却都偏于一面,另一面则都有不足,因此都不合中庸的要求。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

译文: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乎法度,这叫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则。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解读:中和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它把人的情绪、人与社会法则联系,和天地运行相和谐。

原文: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折中的主张近乎正确,但如果持折中的主张而不知道随时变通,那也还是固执一偏。

解读:君子把权变和灵活处理事情看得特别重要,不懂得权变,就不懂得折中。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好,得地利不如得人和好。

解读:人和,是个人、团体、社会、国家取得胜利和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

原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以民众的快乐为本身的快乐的人,民众也会以他的快乐为民众本身的快乐;以民众的忧愁为本身的忧愁的人,民众也会以他的忧愁为民众本身的忧愁。乐与天下人同乐,忧与天下人同忧。

解读:你与天下人同忧乐,天下人也与你同忧乐。这样达到天下之人同心同德。

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尊奉孝敬自家的白叟,推而广之也应尊奉孝敬人家的白叟;爱抚自家的儿童,推而广之也应该爱抚别人家的儿童。

解读:这是孟子最早阐述的儒家千古流传的经典名言,也是孟子对孔子推己及人仁爱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原文: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孟子·离娄下》)

译文:道德修养高的贤者应该熏陶培育道德修养不高的人,有才智的能人应该熏陶培育才智低下的人。

解读:这个“中”指的是无过不及,即要把握好事情的分寸。即不偏不倚所谓的中。

原文: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

译文:一个人只有经过多次错误和失败的教训,然后才能改过自新,走上正道。

解读:按照中和思想的说法,中人之性,犯错误是不成避免的,但有过后能改。

原文: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告子下》)

译文:只有经过艰苦的思想斗争和错综复杂的重重思虑,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解读:遇到事情,经历思想斗争和反复思考,深思熟虑,胸有成竹,才能有所作为。

原文: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孟子·尽心上》)

译文:不要做那些本身不肯做的事,不要贪图那些本身所不该要的东西。

解读:有所不为、有所不欲,是人之常情。私心萌发而不能以礼来约束本身,人往往干些本身不肯干的事,贪图一些不该贪图的东西。这时需要不为和不欲。

原文:道之不行也,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礼记·中庸》)

译文:不偏不倚不能被实行,是因为智慧的人做得太过分了,愚昧的人达不到它;不偏不倚不能被发扬,是因为贤明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明的人达不到它。

解读:由此段话可以窥知,中庸思想就是不要太超过了,也不要达不到它。要求无过无不及才符合,本色就是适度为好。

原文: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译文:只要人人各自亲爱本身的双亲,各自尊敬本身的长辈,天下就会安然昌明。

解读:每个家庭都和睦了,社会也就能得到安然。

原文: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孟子·离娄上》)

译文:一个人不懂得什么是善,本身就不会具备诚心。缺乏诚心的人,是不能感动别人的。

解读:善和诚心密不成分,有着良性的互动关系,心诚则灵。

原文: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译文:掌握好事物的两端,对民众使用折中的办法。

解读:凡事物都有两端,如大小、厚薄、凹凸、多少等,取中用之。由此知,中庸有折中的意思。无过无不及是中庸的内容。

原文: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译文:过头了和不够是一样的。

解读:“过犹不及”是从另一面对中庸思想以具体说明。朱熹用“无过无不及”来解释“中”字,就是由此而来,意思就是适度。为了保持适度,就要反对和防止过头和不够。我们常见的片面性,走极端,摆布摇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绝对化等等,就是不懂得过犹不及、无过无不及的道理。我们应该懂得过头和不够都是不合错误的,把握适度。

原文: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译文:人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

解读:君子对从事的事情要经过审慎地选择,确定目标后方能有所作为。要是无所不为的话,哪能有所作为呢?

原文: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xié)矩之道也。(《礼记·大学》)

译文:居上位的人敬重白叟,百姓就会敬重白叟;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长,百姓就会敬重兄长;居上位的人怜爱孤小,百姓就不会不讲信义。所以,君子的言行具有示范作用。

解读:治理社会,关键在于当政者和君子的示范表率作用。从敬重白叟,尊敬兄长,爱护孤寡幼小做起。

原文: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对人民施行仁政,拔除严刑峻法,减免苛捐杂税,督促人民深耕土地,速除杂草。壮年人在农闲时讲求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对人忠诚信义。

解读:孟子把孔子的仁爱思想,创新发展为仁政思想。主张当政者对百姓施仁政。

原文: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所以为大也。(《礼记·中庸》)

译文:小德如江河流行,大德敦厚化育,这就是天地为大的原因。

解读:大德小德互不相害,互不违背,和谐配合,各有各的作用和表示。

原文: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君子,讲的话不必然句句守信,做的事不必然件件果断彻底,关键看言行是否合乎道义。

解读:符合于义,则信、果就在其中了。有时只注重信和果,未必能合于义。而不合于义,机械地强调信和果则没有意义。

原文: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礼记·大学》)

译文:能使父亲儿子兄长弟弟各守其位,百姓才能效法。

解读:孝悌与对亲属严格要求都重要。当政者要依法办事,首先要管住本身的亲属,使他们守法,然后要求百姓才有说服力。

原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译文:怜悯他人灾难的心,人人都有;做了不光彩的事感到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人有礼貌的心,人人都有;判断事物是非的心,人人都有。

解读:孟子认为,人本来的质性,都可以使之趋向善良,这就是人的性本善。至于有的人不干好事不是他的质性不好。后来荀子提出人的质性为恶。性善论和性恶论形成为对立的两大派。性善论后来成为宋明理学的正统人性学说。称为性命学。

原文: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怜悯他人之心便是仁;对不光彩的事感到羞耻的心便是义;对人有礼貌的心便是礼;判断事物是非的心便是智。

解读:孟子认为,人人都有仁、义、礼、智之心,它不是一个解读:人的装饰,而是人本身本来就具有的,只不外没有意识到罢了。

原文: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孟子·离娄下》)

译文:拿本身的长处去折服别人,没有能够使人折服的。拿本身的长处去教育帮手别人,才能叫别人心服。

解读:用本身的长处教育和帮手别人,使别人也能掌握和获得这些长处,别人就会从心里感激于你。如果以本身之长,想盛气凌人地折服别人,则正好相反。

原文: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礼记·大学》)

译文:身为人之子,当孝顺父母;身为人之父,当慈爱子女为怀。

解读:父慈子孝。

原文: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译文:博识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是要达到最简明扼要的地步。

解读:只有做到博学详说,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使人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对知识达到概括和简约的层次。

原文: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认真搞好学校教育,反复阐明孝敬父母、兄弟相爱的道理。

解读:孝悌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原文: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礼记·中庸》)

译文:有崇高德行的人必然会获得应有的地位,必然会获得应有的俸禄,必然会获得应有的声望,必然会获得应有的寿命。因此,上天生育的万物,必定会因为他们的资质而受到厚爱。

解读:从社会发展的规律看,就应该这样。一个正常的社会,每个人经过主不雅观的努力,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原文: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译文:声誉超过了实际,有道德的君子把它看作是一种耻辱。

解读:名不副实,而处于盛誉之下,君子不为也。

 

威海新闻网 设计维护